文章详情页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及原因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器官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S)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这三种疾病中任何两者之间的重叠综合征,常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特异性生化异常,自身抗体及干组织特征。随着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报道自身免疫性肝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肝组织改变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一致,但血清病毒标志物阴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预防

      自身免疫性肝病预防

      1、自身免疫性肝硬化(liver患者应忌酒和生、冷、硬食品。

      2、自身免疫性肝硬化(liver患者要留意控制体重。

      3、保持适当休息,不能劳累过度。推荐阅读:自身免疫性肝炎饮食注意

      4、患者应控制自己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page]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和分子模拟机制有关。

      1、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家庭聚集倾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级亲属患病率为4282/10万,约为普通人群的100倍,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也存在明显的家族成员集中发病现象。

      2、分子模拟机制:分子模拟是指病原体感染机体时,由于病原体的某些抗原表位与人体组织蛋白的抗原表位相同或相似,导致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的激活淋巴细胞,或抗体与组织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

      病原体和化学物品可能通过分子模拟导致机体免疫耐受丧失,参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而抗原特异性T细胞与自身抗原、病原体、化学物品发生交叉反应是分子模拟机制的核心。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

      1、感染:尤其是肝炎病毒(甲、乙、丙型)和麻疹病毒。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肝脏组织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肝脏损害。最近,免疫组织化学发现,许多PBC患者血清对逆转录病毒蛋白具反应性,这种情况也存在于 PSC,提示病毒感染或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激活可能是诱发PBC的机制之一。PSC与炎性肠病密切相关,曾有学者认为肠道细菌可能从炎症肠道黏膜移位至胆管,引起胆管炎症,但是未得到支持。胆管树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是PSC的病因,但目前仍缺乏证据。

      2、化学因素:除了病原微生物,某些化学物品也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病,许多化学物品在肝脏代谢,因此增加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率,近年来报道替尼酸、双肼屈嗪、氟烷、米诺环素、呋喃妥因等药物可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病。[page]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

      临床上有自身免疫的各种表现,如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各种症状,并可见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加快,血中自身抗体阳性。 约20%~25%患者的起病类似急性病毒型肝炎,表现为黄疸、纳差、腹胀等。

      易感人群

      临床表现以女性多见,主要见于青少年期。另外,绝经期妇女亦较多见。起病大多隐袭或缓慢,可有关节酸痛、低热、乏力、皮疹、闭经等。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

      本病的特点:

      有肝外表现,有时其他症状可掩盖原有的肝病。

      本病的肝外表现有:

      (1)对称性、游走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无关节畸形;

      (2)低热、皮疹、皮肤血管炎和皮下出血;>>>女性易得自身免疫性肝病

      (3)内分泌失调、痤疮、多毛、女性闭经、男性乳房发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

      (4)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球肾炎;

      (5)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肺不张、纤维性肺泡炎;

      (6)溃疡性结肠炎、干燥综合征。

      小编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要少食多餐,三餐之间加点心、蛋糕、饼干、藕粉、麦乳精、以补充热能。充足的水份和维生素。每日保证生素?C咳毫升的水摄入量,以利小便,促进有害物的代谢。多食果汁、蔬菜汁,补充维生素(维生素食品)、无机盐。专家谈>>>自身免疫性肝病

    2013-05-23 16:56:48

自身免疫性肝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