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民间偏方治疗鸡眼的分享

      鸡眼又名肉刺,多由于鞋履狭窄,足底和足趾长期受压、摩擦而形成的一种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物。多生于成年人足底前端或足趾间,数目不定,通常1~2个,大小似豌豆,形类鸡眼,足底部在行走或受压时疼痛。

      鸡眼一般只有黄豆大小,稍高于皮肤,中央呈浅黄色,周围颜色深一些,因为它长得象鸡的眼睛,而得名为鸡眼。鸡眼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特别在走路时更加明显。鸡眼治疗比较困难,不易根治。目前最好的办法是激光治疗,鸡眼膏外贴也有一定效果。


    民间偏方治疗鸡眼

      鸡眼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患者站立或行走时,鸡眼可压迫局部的感觉神经,而引起剧烈的疼痛,致使病人走路艰难,当去除局部压迫或摩擦的病因后,多数鸡眼可逐渐变软,恢复为正常皮肤。

      处方1:紫皮大蒜1头、葱头1个

      【用法】

      捣如泥,调醋。割除鸡眼表面粗糙角膜层(以刚出血为度),用盐水(温开水2000ml加生盐5g)浸20余分钟,使真皮软化,擦干,将葱蒜泥塞满切口,用消毒纱布、绷带和胶布包好。每日或隔日换1次。一般5-7天为1疗程。

      【说明】

      用此药时必须现制现用。且葱、蒜要用较新鲜的为好,坚持用药,鸡眼即可脱落。

      处方2:生姜片、艾叶适量

      【用法】

      将生姜置患处,将艾叶置于生姜上,用香火烧之,隔日自行脱落即愈。

      【说明】

      本方适用于鸡眼的治疗,若1次不见效,可再来一次,直至痊愈。

      处方3:大蒜适量

      【用法】

      将大蒜切成1-2cm宽的环状的大蒜片,盖在患处,然后用艾绒施灸。每日2次,至鸡眼落下为止。

      【说明】

      施灸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烧伤。

    2013-05-16 1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