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泌尿系结核治疗流程图

    治疗方法 治疗细则 一般适应症
    药物治疗 短程化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三种杀菌药物组成,总疗程6 个月,吡嗪酰胺仅用于头2 个月。治疗后, 若肾脏无钙化,随诊1 年,若有钙化,则需长期随诊至钙化停止。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如治疗6-9 个月,仍不能转为正常,或肾脏严重破坏者,则应手术治疗。 早期泌尿系结核患者。
    手术方法1 全肾切除术:肾切除术前、后的抗结核药应用: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是继发性的结核,更是泌尿系结核中的一部分,当肾切除术期间,可因手术的损伤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肾结核以外的结核病灶造成活动或播散,因此在肾切除术前、后必须应用抗结核药予以控制。 ①单侧肾结核病灶破坏范围较大在50%以上。②全肾结核性破坏肾功能已丧失。③结核性脓肾。④双侧肾结核,一侧破坏严重,而另一侧为极轻度结核,需将严重侧切除,轻度病变侧采用药物治疗。⑤自截钙化灰泥肾。
    手术方法2 部分肾切除术:部分肾切除术前后的抗结核药应用:由于抗结核药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因此部分肾切除术较少进行,对于适合此项手术的病人应在较长时间的抗结核药准备后才能施行。一般术前准备用药需3~6个月。术前尚需再次造影检查,确立病变情况后再决定手术。手术后因余留有部分肾脏和泌尿系器官的结核,故仍需继续使用抗结核药至少1年,以巩固疗效。 ①为局限在肾一极的1~2个小肾盏的破坏性病变,经长期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而未能奏效。②1,2个小肾盏结核漏斗部有狭窄引流不畅者。③双侧肾结核破坏均轻而长期药物治疗无效。如果唯一的有功能肾脏需作部分肾切除手术时,则至少应保留2/3的肾组织,以免术后引起肾功能不全。
    手术方法3 肾病灶清除术:手术前后亦需较长时期的抗结核药应用,以防结核播散和术后巩固治疗。 为肾脏的实质中存在密闭的肾盏所形成的结核性空洞,常充满干酪样物质。抗结核药不能进入空洞,而空洞中仍有活动结核杆菌存在。因此须切开空洞,清除干酪样结核组织,腔内再用抗结核药。
    整形手术 常用手术方法为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肾盂成型术,少数患者可以应用输尿管扩张术。 主要用于结核致输尿管局部狭窄,肾脏病变较轻的患者, 常见部位为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其次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2013-05-15 14: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