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子宫内膜异位的症状和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包括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和不孕。

      (1)性交不适:

      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固定的患者,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疼痛更明显。

      (2)不孕:

      内异症不孕率高达40%-50%。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如盆腔环境的改变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盆腔、输卵管、卵巢的粘连影响受精卵或胚胎的输送等。 (4)月经异常:

      15%-30%的患者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月经异常可能与病灶破坏卵巢组织, 影响卵巢功能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与同时合并有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肌瘤有关。

      (3)下腹痛和痛经:

      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及直肠区域,以盆腔中部居多,也可以牵涉到盆腔两侧及骨盆壁。继发性痛经是内异症的典型症状,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渐加剧。常于月经开始出现,并持续整个月经期。而疼痛的程度与病灶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子宫内膜异位检查

      (1)血液肿瘤相关指标检查:

      CA125、CA199,升高提示内异症活动,也是恶变的高危因素,一般不超过200IU/L。

      (2)B超检查:B超是目前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以观察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

      囊肿:囊性肿块或混合性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

      囊内:可见颗粒状细小回声。有时因陈旧性血块浓缩机化而出现较密集的粗光点图象。

      位置:肿块常位于子宫后侧,可见囊肿子宫粘连。

      双侧:50%左右巧克力囊肿为双侧性。两侧囊肿因为粘连向中线靠拢,形成“对吻”。

      (3)妇科检查:

      子宫:子宫体积增大、后位、活动受限,后壁可以触及结节。提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

      盆底:骶韧带、子宫直肠窝、宫颈后壁常可触及硬性小结节,如绿豆或黄豆大小,多有明显触痛。易误为恶性肿瘤。

      卵巢:囊肿常与周围粘连、固定,易误诊为附件炎块

      (4)腹腔镜检查:

      标准: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通过腹腔镜可直接窥视盆腔,见到异位病灶即可明确诊断,且可进行临床分期,以决定治疗方案,并同步予以手术治疗。

      优点:诊断治疗同步完成。

      缺点:手术创伤。

    2013-05-13 17:54:13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