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胎膜早破。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可发生于妊娠期及分娩期。 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再次妊娠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可达16—32%。要重视孕期卫生指导及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胎膜早破的分类
根据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分为两类:
1、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即发生于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足周的胎膜早破。是早产的常见原因之一,70%以上与感染相关。可使围生儿死亡率、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升高。
2、足月胎膜早破(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即发生于妊娠满37足周之后的胎膜早破。一般与感染无关。
胎膜早破的病因
胎膜病变
胎膜发育不良(胎膜菲薄)、结缔组织病。
下生殖道感染
感染可由细菌、病毒、弓形体等引起,致病微生物产生蛋白水解酶,降低组织抵抗力,胎膜的强度减弱,导致易于破裂。
羊膜腔内压力升高
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持续咳嗽等导致胎膜易于破裂。
宫颈内口松弛
随妊娠进展,宫腔内压力自然增加,使胎膜进入扩张的宫颈或进入阴道,导致感染或受力不均,易于破裂。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使胎儿先露部与骨盆未能很好衔接,导致羊膜腔内压力不均。
妊娠后期性交
使羊膜绒毛膜炎发生率升高;机械性刺激导致损伤;精液内的前列腺素可诱发子宫收缩,使羊膜腔内压力发生改变。
创伤
既往行宫颈锥切术、或妊娠期行羊膜腔穿刺术,人工剥膜引产术等。
某些微量元素或营养物质缺乏如铜缺乏。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
但是大多数胎膜早破无法找到具体病因。
2013-05-13 16: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