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孕妇耻骨分离症的预防工作

     孕妇耻骨分离症的关键在于预防,应做到:

      ①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张力。

      ②孕妇在妊娠期间可适当做些屈伸大腿的练习,但要避免作腰、臀部大幅度运动和其他剧烈运动。

      ③若骨盆某关节患有结核、风湿等病症时,应在治愈后再妊娠。


    耻骨分离症的预防

      ④孕期营养要适中,防止胎儿因胎头过大而在分娩时加重耻骨分离。

      人体的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包括髂骨、耻骨和坐骨)构成。两耻骨间借助纤维软骨板相连,构成耻骨联合,四周还有坚韧的韧带保护,使两块耻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腔隙很小,不易移动。据测算,通常即使承受328公斤的牵引力,耻骨联合也不易发生分离错位。

      然而女性怀孕的时候,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当妊娠7~10周时,孕妇的卵巢即分泌一种叫“松弛素”的物质,并且随着孕期的增加而逐步增多。松弛素能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纤维软骨及韧带变得松弛,耻骨间隙增宽,以适应子宫中日益增大的胎儿。到了妊娠晚期,耻骨联合中间的缝隙甚至可增宽至0.3~0.4厘米,以便为分娩时胎头能顺利娩出做好准备。

      怀孕期,尤其是在将分娩前,由于内分泌因素的影响,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软骨及韧带变松软。在分娩时耻骨联合及两侧骶髂关节均出现轻度分离,使骨盆发生短暂性扩大,有利于胎儿的娩出。产妇大都在分娩后黄体素分泌恢复正常,松弛的韧带及软骨也随之恢复正常。可在0.05%-0.1%的产妇中,因内分泌(黄体素)分泌过多,致使韧带过度松弛,产时两侧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易发生分离。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多种因素,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有可能使骶髂关节软骨面发生错位。因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粗糙,在形态上变化较多,易发生关节细微错位。由于上述因素,造成产后骶髂关节错位,致使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经过一段时间未能自行回复,症状加剧者,就形成了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耻骨联合的上述变化,大多数孕妇都会安然无恙,只有当耻骨分离过大时,才会出现牵拉痛,尤其在行走、上下楼时,由于身体重心偏向一侧,造成耻骨错缝,牵拉耻骨间的纤维及韧带,故而更易引起疼痛。一旦出现耻骨分离症,轻者可不作处理;疼痛明显时,应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好;少数疼痛剧烈者,除休息外,还需用布制作骨盆兜带将骨盆扎紧,以减轻疼痛。若胎儿过大,为确保母婴安全,应以剖腹产为宜。胎儿娩出之后,耻骨联合处疼痛会随之消失。

    2013-05-13 16:24:44

耻骨联合分离症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