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窘迫的主要症状
胎儿窘迫主要临床表现有:胎儿心率异常改变,羊水污染及胎动异常,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很少,胎心率改变,羊水粪染及胎动改变系常见临床表现,但并非胎儿窘迫所特有。
1.胎心率改变 心动过速160~180次/min是胎儿窘迫的最初信号,这一阶段历时很短,随缺氧进一步加重,胎心率逐渐减慢至119~100次/min,随之出现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更为显著,胎心率≤99次/min,心音时强时弱,最后心率越来越缓慢,心律不齐更为严重,心音渐趋低沉微弱,胎儿处于濒死状态,终至心跳停止,胎死宫内。
2.羊水粪染 胎儿缺氧时,常反射性的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肠蠕动增强,使胎粪排出而致羊水粪染,但有羊水粪染存在,不一定存在胎儿窘迫,近年通过足月畜胎实验及对孕妇观察,胎粪排出可能由于肠管激素作用提高了肠管兴奋性,是伴随胎儿成熟的一种正常生理表现,因此,羊水粪染不是胎儿宫内窘迫的特异性表现,在产程中发现须全面分析,根据羊水早期粪染及粪染程度的动态观察,仍不失是胎儿窘迫的早期信号。
3.胎动改变 胎动次数的多寡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波动于30~100次/12h,许多因素可影响胎动,如孕妇平卧,声响,光的刺激及腹部触摸等,均可使胎动增加,但胎动减少中约有半数是因胎儿宫内窘迫所致,因此,孕妇对胎的感觉,可以作为判断胎儿宫内状态的指标,如12h内胎动次数<10次,表明胎儿缺氧,一般每小时胎动少于3次时,应警惕胎儿可能有缺氧窘迫的发生。
胎儿窘迫要做的检查
1.羊水监测 胎儿生活于羊水中,由于羊水与胎儿的特殊密切关系,可以利用羊水的性状及其量的异常,了解胎儿缺氧情况,判断胎儿安危。
(1)羊水量的监测:羊水减少的临床表现是子宫底高度及腹围均小于妊娠月份,腹部扪诊子宫紧裹胎体,缺乏羊水振波感,胎儿活动受限,形成缺氧环境。估计羊水量过少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信号之一。羊水越少,发生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越高。胎儿心电图检测QRS波振幅明显增高。
判断羊水量通常采用B超观察羊水暗区的大小:
①最大羊水池深度(AFV)的测定:AFV指不含脐带的最大羊水暗区的垂直深度,在正常妊娠晚期为(5.1±2.1)cm,AFV>8cm为羊水过多,<3cm为羊水过少,≤2cm为中度过少,≤1cm系羊水重度过少。
②羊水指数(AFI)的测定:按孕妇腹部4个象限分别测量各自羊水池垂直深度,四个象限值之和为羊水指数,通常AFI≤5cm为羊水过少,5~8cm为羊水偏少,10~24cm为正常。AFI可纠正AFV仅测量单个羊水池深度所出现的片面性,临床检测效果较好。
(2)羊水胎粪污染度:正常羊水应是无色略浑浊的液体,当胎儿血氧含量降至30%以下时。新生儿不良结局明显升高,且伴有胎粪排出。根据胎粪污染度,可判断胎儿缺氧的轻重。临床往往用B超、羊水镜或破膜后观察羊水的性状作为判断胎儿宫内缺氧的指标。
2013-05-13 14: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