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解析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出血性疾病指正常止血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异常情况,由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凝血机能障碍所引起的,表现为自发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由于止血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急诊出血的患者更易造成诊断上的疏忽或延误,因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出血患者必需基于对凝血机制的理解。

      出血性疾病比较棘手, 很多人会想要知道该病的症状,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出血性疾病已补充治疗为主。

      继发性出血性疾病以治疗基础疾病为主。

      1、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以床性出血性疾病以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为主如:补充相应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剂,输新鲜血浆、全血或血小板悬液等,但多次输注可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影响疗效,故仅用于严重持续的出血及手术前、中、后防治出血。

      2、止血药物 依据不同病因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止血药物如血管异常所致的出血,可用维生素C无、维生素P、安络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以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糖皮质激素;肝脏疾病的出血可用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纤溶亢进所致出血可用6-氨基已酸(EACA)、氨甲苯酸( PAMBA),止血环酸等。

      3、局部处理 肌肉、关节腔明显出血可用弹性绷带压迫止血,必要时作关节固定以限制活动。

      综上所述是关于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您了解出血性疾病。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3-05-08 14: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