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 检查细则 |
肝功能 | 包括血清ALT,AST,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转肽酶等。 |
丙肝病毒抗体 | 抗HCV |
丙肝病毒定量 | 血清HCVRNA,了解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
影像学 | 包括腹部肝胆脾彩超,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必要时行腹部增强CT或核磁,以了解病情损伤程度。 |
肝脏瞬时弹性波扫描(Fibroscan) | 是一种无创检查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丙型肝炎患者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
肝组织活检 | 仍然是评估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 |
疾病分型 | 治疗细则 |
急性丙型肝炎 | 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早期治疗对于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800000log IU/ml)的患者更为有效。 |
慢性丙型肝炎 | 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
丙型肝炎肝硬化 | ⑴ 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 A级)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⑵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
儿童和老年人 |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全面衡量,以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
酗酒及吸毒者 | 治疗丙型肝炎必须同时戒酒及戒毒。 |
合并HBV或HIV感染者 | 首先以IFNα加利巴韦林清除HCV,对于治疗后HBV DNA仍持续阳性者可再给予抗HBV治疗。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伴有肾功能衰竭且未接受透析者,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已接受透析且组织病理学上尚无肝硬化的患者(特别是准备行肾移植的患者),可单用IFNα治疗(应注意在透析后给药)。 |
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 | 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和严密观察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
“本指南由特约医生供稿,请谨慎参阅. ”
2013-05-06 1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