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尿毒症治疗流程

    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 适应症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对于尿毒症的药物治疗,一般只是辅助治疗,针对于尿毒症产生的并发症而采取的药物治疗而已。具体如下:西药(1)对于症治疗:利尿以10%葡糖300~500ml减速尿100~500mg静脉滴注,降压用巯甲丙脯酸、甲基多巴、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列麻片等并给予口服或者静滴碳酸氢钠、卵白同化激素(如丙酸睾丸酮、苯丙酸诺龙)等辅助治疗。 早期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没有完全丧失者。 药物治疗只能是辅助治疗,无法阻止尿毒症的进展和肾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对于早期尿毒症患者有较好的的疗效,对于中晚期尿毒症患者必须采取透析或者换肾治疗。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废物、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如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 l )终末期肾病
    透析指征:非糖尿病肾病eGFR<10ml/(min·1.73㎡);糖尿病肾病eGFR<15ml/(min·1.73㎡)。当有下列情况时,可酌情提前开始透析治疗:严重并发症,经药物治疗等不能有效控制者,如容量过多包括急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贫血;体重明显下降和营养状态恶化,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等。
    ( 2 )急性肾损伤。
    血液透析机
    ( 3 )药物或毒物中毒。
    ( 4 )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5 )其他:如严重高热、低体温等。
    血液透析由于需借助血透机,须每周到医院2次至3次,每次大约4个小时,其优点在于每次血透后体内积存的废物较少,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回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有病情变化,可得到及时的处理,透析过程中有专业医疗人员操作,无需自己动手。
    缺点:每次需要扎针;贫血比较严重;透析前后血压会受影响,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病人较不利;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透析前较易产生不适 ;无法任意更改透析时间;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风险大大增加。
    腹膜透析 把一种被称为“腹透液”的特制液体通过一条“腹透管”灌进腹腔,这时候腹膜的一侧是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的血液,另一侧是干静的腹透液,血液里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就会透过腹膜跑到腹透液里。保留3-4个小时后(夜间可保留8-10小时),把这些含有废物的腹透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进去新的腹透液。这样每天更换3-4次,就可不断地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份了。 适应与几乎所有急、慢性肾衰,容量负荷过多,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其他肝功能衰竭和中毒性疾病等。近年来,随着透析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临床观察发现腹膜透析可减缓残余肾功能的丢失,改善患者性功能、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社会的机会增多。 患者及其家属经过教育、培训,掌握腹膜透析操作后,可自行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若借助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每日夜晚在睡眠中执行透析即可,白天的时间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缺点:由于腹膜透析需要在腹腔内置入腹透管,且透析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更换腹透液等操作,如果患者或家属没有严格掌握好无菌操作,容易感染,导致腹膜炎。
    肾脏移植 采用手术,将一个适合的肾脏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术后需要长期防止器官排斥治疗。 一般来讲,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故凡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均可用肾移植治疗。但为了提高肾移植存活率,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患者较为严格,一般从病情、原发病种类、年龄等方面考虑。Scr>1326μmol/L(15mg/dL),Ccr<5mL/min是肾移植的基本依据。从原发病来讲,最常见的适合作肾移植受者的原发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次是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和囊性肾病。年龄虽然不是选择的主要指标,但以在15~55岁的青壮年为好。 (1)当肾脏疾病是由全身疾患所引起的局部表现时,不能考虑肾移植,因为这一疾病将蔓延到移植的肾脏。如淀粉样变性、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弥漫性血管炎等。
    (2)全身严重感染、肺结核、消化性溃疡和恶性肿瘤病人,不能考虑肾移植。因在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类固醇时,疾病将迅速恶化。
    (3)当患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麻醉时,不能考虑肾移植。如:严重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变等。
    (4) 因为移植后需要终生维持治疗,患有精神性疾病、患者依从性差、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不能考虑肾脏移植。



    “本指南由特约医生供稿,请谨慎参阅. ”

    2013-04-24 16:08:1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