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宫颈癌的哪些治疗方法比较好

      好的治疗方式前必须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肿瘤大小,病患年龄及整体健康状况还有早期晚期等等。一般的子宫颈癌恶性程度高,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子宫颈癌治疗的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切除、中医药、放射线治疗及化学治疗等方法。对Ⅱ、Ⅲ、Ⅳ期的患者均不宜手术治疗。手术后也容易转移或复发。

      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及放射治疗。尤其是鳞癌对放射治疗较敏感。近年来抗癌化学药物的迅猛发展,过去认为对宫颈癌无效的化疗,现已成为辅助治疗的常用方法,尤其在晚期或复发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用化疗,化疗后待癌灶萎缩或部分萎缩后再行手术或放疗,或者手术或化疗后再加用化疗,便可提高疗效。

      目前宫颈癌的免疫治疗仍处于搜索阶段,以非特异性治疗为主。

      1、卡介苗

      1)、皮肤划痕法:用消毒针头在四肢皮肤上等距纵横划痕各10条,将卡介苗2ml(每1ml含活菌75㎎)置于划痕区域,摊平,每周1次,10~16次为一疗程。

      2)、口服法:每次剂量为120~200㎎,第一个月每周1~2次,第二个每周1次活

      每两周1次;第三个月后每月1次直到一年以上。

      3)、瘤内注射法:根据肿瘤大小将卡介苗0.05~0.8ml注入肿瘤内。此法副作用较大。

      在使用时可能出现一些副反应,如:流感样综合怔、局部划痕处形成浅溃疡、个别病人可引起过敏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等。口服法基本上无明显副作用,故近年来多采用此方法。

      2、转移因子1~2支(1支相当1u),每周1次,3个月为一疗程。皮下注射(如上臂内侧腹壁的皮下)或肌肉注射(上臂内侧)。亦可淋巴结或肿瘤局部注射。转移因子的副反应一般不重,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制剂。

      3、短小棒状杆菌菌苗

      1)、3.5㎎/0.5ml,皮下注射,每周1次。注射部位尽量靠近肿瘤。

      2)、10㎎,溶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2小时内滴完,一月1次。静脉注射的剂量不应超过20㎎。菌苗与放射、化疗合用,应在手术、放疗或化疗结束后间隔一段时间再用。

      4、左旋眯唑的副反应较少,有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流感样综合征,偶有神经系统症状和烦躁、失眠、眩晕等。一旦停止治疗,上述副反应均可消失。个别患者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2013-04-17 13:22:59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