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颜面潮红现象过于严重的人来说不用鉴别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血管扩张严重了。可是对于一些脸部有轻微涨红的人们来讲,是否需要近一步确诊才能知道自己属不属于血管扩张造成的呢?
面部潮红需进一步鉴别后才能预防治疗,以下就预防颜面潮红的方法及鉴别知识,给大家详解。
从医学角度讲,面红是指由于温度或情绪的变化较其他人更容易变红,且颜色深,持续时间长。皮肤中有血管存在,受神经因素影响而扩张或收缩,尤其是两颊部毛细血管丰富,故两颊更易红。面红若只是在冬季时发生,则与温度的变化有更多关系。专家提出,需注意以下症状与颜面潮红的鉴别区分:
1、一侧颜面肥大:面部偏侧肥大综合征即CurtiusⅠ综合征,又称Steiner综合征、先天性面部偏侧肥大、Friedreich综合征、外胚层发育不良-眼畸形综合征等。是临床以一侧颜面肥大性改变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2、颜面潮红发紫:多由剧烈活动、情绪紧张和兴奋等原因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部皮肤扩张、充血,而出现颜面发红紫色。
3、颜面充血呈樱桃红色:由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表现为面部充血、颜面发红,呈现樱桃红色,可见于氧化物中毒等。
一般而言,热会使皮肤血管扩张,造成颜面潮红。冷虽使血管收缩,但温度回升时,血管则会反弹性扩张造成脸红。但还有一些人,在极冷的温度下,可能还会因血管不正常的扩张造成脸红。临床表现为面部的丝状、点状,星芒状或片状。
当温差太大时,比如从冷风中到空调房间,忽冷忽热,微血管在反复收缩及扩张中失去弹性,反映在双颊和鼻端,就会使双颊发红刺痛。初期,脸部变红还能立即恢复原状,但若长期反复持续下去,血管收缩,丧失扩张机能,在过度扩张状态硬化,使脸部变得平时看起来也红红的。严重时,低头后抬头也会出现颜面潮红症状。这种症状在春夏秋季比较平静,到冬天多转为严重。
所以,冬天应避免过冷的环境与温度的急剧变化,注意皮肤的保湿和保暖工作,在特别干燥和温度较高的室内,如果脸上觉得干就要及时补水,洗脸则以温水为主。到室外,可用围巾或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侵袭脸部,避免湿差温差过大,使扩张了的微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形成红血丝。有脸部冻伤史的人在冬天里应经常揉搓脸部,促进血液循环,以起到预防颜面潮红现象的产生。
在饮食方面,容易脸红的人,应该少吃会增加血管扩张的食物,如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食物。补充一些维生素B也有助于神经修复并能起安神作用。此外,应该避免日光的暴晒,酒、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少生气、紧张或过度兴奋,因为这些都会促成脸部泛红。
对于节气交接,温差不定的时候,适度不适中,都是很有可能出现颜面潮红的现象的;需引起大家的注意。
2013-04-15 17: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