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访问当前我国禽流感**情况

      我国共收到2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报告,其中7人已经死亡。

      尽管疫情仍散发于三省一市,且未发现人传人,但各界和公众对H7N9的追问仍在继续:此次疫情风险究竟有多大?能否得到控制?公众该如何预防?……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万年、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国内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舒跃龙、国内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冯子健8日回答了这些疑问。

      记者: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会不会进一步发展?

      梁万年:H7N9是在人体上发现的新病毒,我们对它的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学特征掌握得很少,但是从现有资料来看,600多位密切接触者迄今未发现异常情况,病人间也未发现流行病学关联。综合上述因素,专家判断目前尚未发现H7N9有明显的人传人的证据。

      蓝睿明:现在大家可以安心的是,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尚未发现异常情况。我们也支持国内政府继续进行调查工作。当下只有散发病例,不必过度恐慌。目前,世卫组织不建议针对本事件在入境口岸实行特别筛查,也不建议实行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记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难点在哪里?

      梁万年:H5N1是动物先发病,人群跟着发病;而H7N9动物不发病,或者发病症状较轻,这个防范难度就大了。

      为此,我们特别强化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在国内有500多家医院、400多家实验室都开展了这项工作。

      同时,我们正在启动疫苗的制备工作。

      记者:H7N9禽流感病毒会不会变异得更加危险?

      舒跃龙:这个病毒的外壳是H7N9,但是内部具体是什么还不知道,可能还需要更多研究,它是两种或三种禽流感病毒的重配。

      至于这个病毒会不会变?流感病毒很普遍,并且不断地变。但是,会往哪个方向变,没有人能够猜测出。我们要依靠监测网络去密切关注。

      记者:现有技术措施能否控制住疫情?

      舒跃龙: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前所未见,因此对这个病毒的判断、对于它的传播方式和传染性,现在确实还不能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通过国内科学家和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找到对付H7N9的办法。

      记者:公众应如何保护自身健康、支持疫情防控?

      冯子健:公众基本的预防措施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和禽类直接接触,接触之后要尽快洗手。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H7N9感染和禽类的暴露有关。要防止暴露于染病毒的禽类,要改变饮食和消费习惯,活禽农贸市场是高感染场所。另外,公众如果发生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诊。

    本文转自:网易

    2013-04-09 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