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老年人甲减特点与心脏病关系

      老年人甲减特点

      甲减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尤其是40岁以上的成人。


    老年人甲减

      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甲减在女性的发生率为1%,60岁以上老年妇女甲减发生率为4%。

      老年甲减多数为原发性甲减,其中尤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甲炎)为主要原因。有不少老年甲减过去有甲亢史、同位素治疗等。同位素治疗甲亢容易发生甲减,其发生率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而增加。同位素治疗后出现甲减并非都是因同位素引起,随着年龄增长本身容易发生甲减,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也随之升高。

      老年甲减的发病常比较隐匿,症状常不典型,从症状出现到诊断之间的时间平均3~5年。老年甲减的甲状腺通常不大,有的甚至摸不清,质地多数偏韧。黏液性水肿和便秘常常是甲减病人的主诉,黏液性水肿引起体重增加,四肢肿胀,声带水肿会造成声音嘶哑、低沉。厌食、便秘在老年甲减十分常见,86%的老年甲减有持续性便秘。老年甲减的精神症状变化较为常见,老年甲减发生抑郁、谵妄或偏执状态者比同龄非甲减老人多3倍。服甲状腺激素制剂治疗后,精神症状消失。所以对有抑郁、谵或偏执状态的老年人、声音嘶哑的老年人、严重便秘的老年人、心包积液的老年人应检查甲状腺功能。

      由于甲减患者血胆固醇升高,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高,对老年甲减的治疗应补充左甲状腺素。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开始剂量左甲状腺素为12.5~25ug/天,每4~6周增加12.5ug/天,长期替代治疗维持量约50~200ug/天。根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应在调整剂量后4~6周后检查。对药物耐受性差的病人,服药后心绞痛发作和加剧的病人,可以加用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心得安,以增加病人对甲状腺激素制剂替代的耐受性。

      甲减可引起心脏病吗

      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作用。

      它可兴奋窦房结,缩短心肌细胞不应期,增加传导速度,增加心肌收缩力。

      甲状腺激素低下时,病人心搏缓慢而弱;心音低钝;外周阻力增加,水、钠储留,表现舒张压上升,脉压差减少;心电图表示低电压,窦性心动过缓。

      严重的病人因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和黏蛋白增多等因素引起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但由于发生缓慢,所以不发生心包填塞,这是甲减性心包积液和其他疾病的心包积液的不同之处。

      可发生心脏扩大,甲减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脏病都表现为心脏扩大、浮肿和呼吸困难,有时难以区别。甲减尽管有心脏扩大,但很少有充血性心衰,甲减病人的呼吸困难和水肿在活动后症状减轻。而充血性心衰的肘静脉压升高,活动后呼吸困难和水肿症状加重。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影响血脂代谢、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等,可能影响血浆总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 等,从而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大。

      甲减可引起心脏病,两者关系密切,应早期诊断甲减,及时治疗。

    2013-04-09 09:39:07

甲减甲状腺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