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一种慢性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一。于1912年由日本桥本策(Hashimoto)博士首次报告而得名,其病程漫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本病患者的甲状腺组织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间质萎缩及腺泡细胞的嗜酸性变,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此病多见于女性,且多发生于30-5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6-10,但近年来儿童桥本氏病的诊断率逐年提高,但易被忽视,因而应引起必要的重视。大部分病人开始没有察觉,就是觉得浑身无力,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粘液水肿表现。
中医对此病的治疗有很多优势和优点,尤其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西医在治疗上的主要手段是采用甲状腺素等替代手段治疗,可是甲状腺缩小,但对自身免疫过程没有作用。桥本氏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西医治疗,多采用口服甲状腺素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方法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甲状腺激素治疗虽然能替代性地纠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对免疫异常无作用,不能降低患者血清中抗甲状腺抗体的水平。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素体虚弱、正气亏虚有关,常因饮食不得正化、停聚而成痰、痰阻气行,导致气滞血瘀,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病气瘀雍结于颈前而成瘿。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其不同的发病过程分别采取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清心泻火、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之疗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显示了中医药在对此病的治疗的优势与特点,尤其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为治疗桥本氏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现在在国内多采用中医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减少了复发并且无副作用。手术及放射性碘治疗都将加速甲减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属禁忌。现在在国内多采用中医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减少了复发并且无副作用。西医治疗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手段有限,对降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抗过氧化物梅抗体(TPOAb)等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疗效不理想;而中医中药治疗此类病症时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从患者的局部病变与全身症状着手,整体调节。
采用中药治疗,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消失,对原服用西药的患者可逐渐减量直到停用西药,继以中药巩固疗效,复查甲功在正常范围之内,则可将中药减量停药。
2013-04-01 1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