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妊娠期肠梗阻可保守治疗

      妊娠期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较少见,发病率为0.018%~0.160%,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肠梗阻多与既往手术粘连有关,也可由肠扭转、肠套叠、肿瘤等引起,但更少见。妊娠合并肠梗阻较非孕期病情重,死亡率高,主要与诊断、治疗不及时及术前准备不充分有关。

      原则是纠正肠梗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解除肠梗阻和进行恰当的产科处理。

      1.保守治疗 包括禁食及胃肠减压,根据脱水程度、尿量、尿比重、血清离子及血气结果,相应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优选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类,并加用甲硝唑。

      2.手术治疗 是否手术取决于肠梗阻类型及严重程度。绞窄性肠梗阻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不完全性和麻痹性肠梗阻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12~24小时,仍不缓解应行手术治疗。

      3.产科处理 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缓解者,可继续妊娠。肠梗阻发生于妊娠早期需手术治疗者,应先行人工流产,部分患者流产后梗阻可自行缓解。发生于妊娠中期,若无产科指征不必终止妊娠,术前术后应积极保胎治疗。妊娠晚期尤其是孕34周以后,估计胎儿肺已成熟,可先行剖宫产术再行肠梗阻手术。

      查体腹部可见肠型、肠蠕动波,听诊肠鸣音亢进、呈高调金属音,可闻及气过水声,叩诊呈鼓音,有腹部振水音,腹部压痛,严重者可有反跳痛和肌紧张。对怀疑肠梗阻的患者应行腹部X线检查,出现肠管扩张并有气液平面的肠袢有利于诊断。

    2013-03-29 14:34:55

妊娠期妇科疾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