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妊娠期肠梗阻要怎么诊断

      妊娠合并肠梗阻较罕见,发生率为1/17000—1/150000分娩中。自四十年代以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可能与外科手术(包括剖宫产) 增多,使粘连增多有关。肠梗阻60%—70%与既往手术粘连有关。其次是肠扭转约占25%。其他因肠套叠、疝嵌顿、肿瘤引起较少见。那么妊娠期肠梗阻要怎么进行诊断呢?

      孕妇以往有阑尾炎、宫外孕及其它附件手术史,尤其手术后并发肠粘连的患者,一旦出现腹痛、呕吐、腹胀,无肛门排便、排气时,必须怀疑肠梗阻的可能。但是,孕妇在发病后几小时内有无排便和自肛门排气,对诊断肠梗阻并不重要,因为在病程初期高位肠梗阻时,梗阻部位以下积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排出。因此,要根据腹痛的类型、呕吐的内容物和腹胀程度及出现肠型、肠蠕动波、腹部压痛、腹部可触及肿块、肠鸣音先亢进后减弱或消失等表现,诊断方可成立。

      妊娠期应避免常规X线检查,但可去医院作B超检查,以进一步确诊。血常规检查对本病诊断无特殊价值。妊娠期合并肠梗阻常延误诊断和治疗,以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均很高。因此,妊娠期合并肠梗阻的早期诊断特别重要。妊娠期合并肠梗阻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发病的缓急、梗阻的性质与程度及全身情况,但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虽然怀孕本身不会引起肠梗阻,但怀孕后,由于孕激素水平增高,使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慢;以及怀孕后容易发生便秘,使粪块堆积在结肠和直肠内;加上增大子宫对肠管的压迫作用,都可能成为肠梗阻的辅助性因素。具体到小宝,本来受妊娠生理影响,胃肠蠕动就有所减慢,而她又一次性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并堆积在肠管内,加上平时缺乏运动,使肠蠕动更加缓慢,因而造成食物性肠梗阻。

    2013-03-29 13:59:46

妊娠期妇科疾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