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肝病,人们立刻会联想到甲、乙、丙、丁、戊等病毒性肝炎,当然还有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但是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很多人都感到陌生。“免疫”是人体的一种功能,具体说就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功能。对于自身组织,实行保护,让其在体内安居乐业。如果发现异己分子,则给予排斥和消灭,不让其有立足之地。但是一旦出现免疫功能紊乱,上演一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悲剧,即“同室操戈”,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有70%发生在女性,年龄一般在15-40岁之间。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两种病是不同的实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大多数隐匿或缓慢起病,起先可有关节酸痛、低热、乏力、皮疹、闭经等。易被误诊为关节炎、结缔组织病或月经不调。直出现黄疸时才被诊断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约20%-25%病人的起病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些病人最初肝外表现掩盖了原有的肝病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胀及体重减轻等肝炎症状。
体格检查时常发现患者肝脏呈进行性肿大,有肝掌、黄疸、脾肿大,面、颈、前胸可见蜘蛛痣,还可见到面部痤疮、多毛、荨麻疹、牙龈及鼻黏膜出血等情况。
化验单常显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尤其是γ-球蛋白增高,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部分患者血中可找到狼疮样细胞。
任何年轻的肝病患者,尤其是没有酒精、药物、病毒病原学的变化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都应考虑是否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清蛋白电泳和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血清丙种球蛋白是正常值的两倍,且有抗核抗体或抗平滑肌(抗肌动蛋白)抗体。
专家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有10~30岁及40岁以上2个发病年龄高峰。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慢性肝炎,约40%病人以急性肝炎起病,偶也有以暴发性肝衰竭为主要表现者。本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炎和关节病),血清转氨酶(AST、ALT),球蛋白或 IgG明显升高,出现自身抗体阳性。对于AIH患者的主要治疗就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为AIH 易复发,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激素的合理应用,不能随意进行减量和停用,而且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防治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等激素的毒副作用。
2013-03-20 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