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腺瘤也是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的吗?
顾锋:一般来说无功能小腺瘤我们临床上采取的措施就是观察,一般的腺瘤发生在年轻的育龄妇女或者是壮年,我们切除以后会引起激素递减,因为我们知道垂体是分泌激素的,高了不好,低了也不好,我们无意中发现垂体微腺瘤,没有功能的腺瘤,我们一般采取观察。
如果短期内长的比较快,或者是长的比较大才治疗,一般来说就是观察。
王任直:说的最简单的就是从我们自己包括内分泌或者是神经外科的经验看,绝大多数无功能微腺瘤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就是说很多微腺瘤是不会继续长大的,不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什么时候才需要干预治疗呢?药物也好、手术也好、放疗也好,大概只有在两种情况下。
一种情况就是在随访的过程当中,肿瘤(专题 访谈 咨询)增大了,或者明显增大,假如说2005年做了一张磁共振片子发现肿瘤是5毫米或者6毫米,结果2006年、2007年再检查变成一点几公分了,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治疗,因为我们有种观点就是说很多垂体微腺瘤是静止型的,它不长大,它不长大你带着它也没关系。如果长大就要考虑治疗。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明确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而且这种症状明确的和这个肿瘤有关系,这个时候也需要做手术治疗,因为这种微腺瘤有的时候也会引起视力、视野的改变,也会引起月经、性功能发生一些变化。如果明确这些症状和肿瘤有关,也需要做治疗,其他的都不需要做治疗了,观察就可以了。
顾锋:对于垂体微腺瘤是否治疗也是网友比较关心的,还有很多基层人士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技术包括核磁共振已经非常普及了,我们普查的时候或者无意当中发现瘤子,病人就很紧张,一提到肿瘤大家都很恐怖,其实垂体腺瘤当中出现恶性的极少极少,只占百分之零点几,一般都是良性的,而且长的很慢,对于没有功能的微腺瘤发现以后怎么办?我们就是观察,不用太紧张,有的时候你切了,病人就会造成很多功能递减,很麻烦。
王任直:我们曾经知道一个病例,大概15、16岁的小孩,这个小孩是一个女孩,长的很漂亮,1.8米的个子,结果当地因为外伤,摔了一跤,做了一个磁共振检查,检查一看说是垂体大了,然后建议做治疗,在当地做了垂体放疗。放疗以后因为女孩15、16岁,月经也都好,结果做了以后再复查发现垂体还是那么大,还是有肿瘤,不好,然后当地大夫又建议他做咖吗刀治疗,大概咖吗刀治疗以后半年月经没有了,整个就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
饭也吃不下了,学也上不了了,20几岁左右的姑娘变成了30、40岁、40、50岁的老太太。在青春期的时候常常垂体是有正常的增生的,大概连肿瘤都诊断不了,就是一个增生。因为在青春期,垂体是内分泌的中枢,人体内分泌的变化都会反映到垂体上面来。在青春期的时候,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需要这些激素的时候,垂体就会加倍的努力的工作。
工作的时候它就会变大,在一些磁共振检查的片子当中看它是变大了,但是这是正常的生理性的增生,这是一种状态。还有一种就是怀孕期,怀孕了,女孩怀孕了,她垂体大概也要大一些,所以这个时候简单的把它当做垂体瘤来过度干预是适得其反。
主持人:刚才有位网友问到说拍了核磁共振说垂体腺增生,就是您刚才说的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做治疗,观察就可以了。
王任直:我们大概垂体增生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叫生理性增生,生理性增生就是刚才说过的,青春期、哺育期。还有一种就是病理性的增生,就是在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这些功能腺体发生症状的时候,会反馈性的刺激垂体增生,这种增生也不需要任何针对垂体腺治疗,只要针对靶腺治疗或者补充一些激素,这种垂体增生自然而然就恢复了。
顾锋:我们在很多误诊为垂体瘤的功能实际上是甲低的病人,把垂体瘤切除了反而加速了他的症状,这种就叫过度治疗。
(本文转载来源搜狐健康)
2013-02-25 17: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