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肿瘤可原发于眼眶常见的有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脑膜瘤
横纹肌肉瘤等;也可由邻近组织包括眼睑
眼球
鼻窦
鼻咽部和颅腔内等的肿瘤侵犯所致
或为远处的转移癌
一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是胚胎期表皮外胚层植入深层组织形成的囊肿
是一种迷芽瘤
浅表病变多在儿童期即可发现
位于眶隔以后的囊肿往往成年后才有临床表现
此病为先天性肿物
增长缓慢
好发于外上眶缘
也可见于内上或内下眶缘
触诊为圆形肿物
表面光滑
无压痛
可推动
也可固定
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完全切除
二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近似圆球形
紫红色
有完整包膜
切面呈海绵状
由大小不等的血管窦构成
窦壁有平滑肌
间质为结缔组织隔
此病罕有自发退化
对体积小
发展慢
视力好
眼球突出不明显者可观察
影响视力或有症状时
施行手术切除
三眼眶脑膜瘤:分原发于眶内的脑膜瘤
继发于颅内的脑膜瘤二种
前者多来自视神经鞘的蛛网膜
后者由蝶骨脑膜蔓延而来
脑膜瘤源于蛛网膜的内皮细胞
大多为良性
但具有侵入性行为
多见于中年妇女
治疗上主要是采取手术
但欲将脑膜瘤完全切除干净并不容易
因有些肿瘤的位置手术不易达到;有些血管丰富;向眼眶浸润生长;沿眼眶与颅腔间沟通的孔
裂生长
包绕重要组织结构
源于视神经鞘的脑膜瘤
手术后大部分视力丧失
如未对颅内结构和有用视力造成威胁
则尽量延迟手术
位于眶尖
管内或颅内蔓延者
需神经外科医师协助经颅手术
原发于眶内的脑膜瘤预后比颅内脑膜瘤好
但无论何种脑膜瘤
术后均容易复发
颅内脑膜瘤侵犯更多的重要结构
或引起颅内压增高
最终可导致死亡
发生在儿童的脑膜瘤
与成人相比
更具侵犯性
预后更差
四横纹肌肉瘤:为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眶内恶性肿瘤
%在
岁前发病
平均发病年龄
~
岁
肿瘤发展快
恶性程度高
预后不良
好发于眶上部
尤其鼻上象限眼睑处
也可发生在球后或眶内任何部位
约一半位于眶上方者有上睑下垂
眼睑水肿
变色
眼球向前下方移位
典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
很快发展为单侧突眼
皮肤充血
肿硬
发热
可误诊为眶蜂窝织炎
如肿瘤侵及视神经和眼外肌
则视力丧失
眼球运动障碍
如不及时治疗
肿瘤可蔓及整个眼眶
累及鼻窦
甚至进入颅内
治疗上过去多采用眶内容剜出
目前已不再作为优选治疗手段
主要采用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2013-01-10 13: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