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说,各国对“植物人”的判断标准不同,美国主张为1个月,日本则以3个月为分界线。关于“植物人”的一些基本知识:造成“植物人”的常见原因,有脑外伤、脑血管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等;在医学上,“植物人”的发病机理尚不明晰,通常认为是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及大脑皮层的不完全损害造成的。“脑干网状结构相当于电灯的开关,它是人体感觉系统的第一道关卡,因此一个人是睡还是醒主要由它决定。”专家解释。
人类大脑活动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植物人”的大脑只保留了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区域,也就是说只有低级中枢还活着,他们只有最基本的呼吸、排尿、排便等功能,对于平常人来说最简单的吃饭,“植物人”都不能完成。人在吃饭时,需要骨骼肌和大脑皮层细胞配合工作,“植物人”恰恰丧失了这些功能。至于说话、按指令做动作等等,“植物人”就更不能完成了。
专家认为,那只是无意识的发音罢了。实际上,要想确定病人是不是处于植物状态,需要卵助于专业判断,比如医生常常通过问病人问题,对病人发出指令,或者向病人展示图片、物品等,以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病人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医生还要多次重复这些刺激,以证明病人的反应并不是碰巧发生。
“植物人”不宜与脑死亡混为一谈
专家介绍说,对“植物人”的另一种误解在于把它与脑死亡混为一谈。有调查表明,我国60%的公众认为“植物人”与脑死亡是一码事。介绍,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脑死亡的人没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而植物状态下脑干还具有功能,只要有充足的营养输入体内,机体就能消化吸收,尽管机体已经没有意识、知觉、思维。最直观的判断是,脑电图在脑死亡时呈一条直线,植物状态则可出现一些杂散的波形。因此,脑死亡即可宣布病人死亡,但“植物人”的的确确是活着的。
专家提示:有资料表明,国内目前大约有10万名“植物人”。专家温馨提醒:家人应加强与植物人患者的语言交流,多说些曾经谈论过的话题。说话语速要慢,语调要温和,对相同的话题要多重复。另外,对植物人患者进行各种感官刺激也很重要:如按揉肢体的痛觉,冰热水的温度觉,按摩器的震动觉,抚摸时的触觉等,以及彩色灯光闪烁的视觉刺激,音乐的听觉刺激,香水和醋的嗅觉刺激等。
2013-01-09 16: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