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是非常难以治疗的疾病,妊娠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着孕妇朋友的健康,同时也对未出生的小宝宝有着严重的危害。妊娠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要怎么治疗好呢?
妊娠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病情一般较重,往往会造成早产、流产或胎儿死亡,因此孕妇患了肝炎一走要积极治疗,注意休息、增强营养。
妊娠期肝炎是否需要终止妊娠,须由医生来决定。一般来说,病毒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不必终止妊娠。妊娠中患无黄疽型肝炎或黄疽型肝炎者,因用药物及人工流产术都不适宜,故只有当病人流产已不可避免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由于肝炎对母婴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乙型肝炎对新生儿的传染性很大,而且婴幼儿患肝炎较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所以在妊娠期应注意预防肝炎,有肝炎的妇女在肝炎没有痊愈前必须避孕。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澳抗阳性)的孕妇所生婴儿,不宜母乳喂养,应在一年内每2—3个月做一次肝功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查,阴性者给予乙型肝炎预注防射。
2013-01-05 17: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