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共济失调型脑瘫儿的心酸求诊路

      小野今年6岁9个月,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出生时有缺氧病史,出生体重2.8kg,自幼运动功能发育就比正常婴幼儿迟缓,曾到过当地医院诊治,查头颅MRI平扫结果提示:室间隔增大。予反复进行高压氧、运动训练等康复治疗约1年半,治疗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

      为了能给小野更好的治疗,小野的父母把他带到我院就诊,初诊时发现,小野的肌张力并不像常见的“痉挛型”脑瘫那样高,也不像“徐动型”那样有不随意的运动。后经检查发现小野拿物的时候有意向性震颤,扶持下能步行,步行的姿势也是典型的宽基步态,俗称的醉汉步态,就像喝醉酒一样摇摇晃晃。说话语速缓慢,说起来很费劲,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虽然小脑的影像学检查并没有异常,但是从临床表象看来仍属于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

      经过专家的系统诊断,推荐使用神经靶向修复疗法对小野进行治疗。由于小野的症状属于遗传性共济失调。医生采用靶向激活技术微创介入小野的脑部病灶部位,立体**定位,促使神经细胞修复因子90秒内到达受损神经细胞之中,调节小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很快地精准修复受损神经细胞。电生物多维康复治疗也能在小野的经络上运用生物电系列治疗设备对患者失衡的生物电进行矫正,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神经细胞修复因子的吸收效果,促进细胞的再生和分化。

      现在小野头昏、双下肢乏力有所好转,双手掌麻木感明显改善。双手触觉及痛觉有所恢复,独自坐立摇晃不明显。出院十天后可自行闭目坐立约10分锺可略显笨拙的完成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在家属的帮助下,可试着站立离开轮椅。

    2013-01-04 1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