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共济失调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是由于小脑、本体感觉和前庭功能障碍引起,为运动正确程度的异常,表现为动作笨拙、不协调,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病因复杂,涉及很多遗传性疾病,非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获得性疾病。那么,共济失调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怎样的?请看专家的介绍。
共济失调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表型特征:
1.症状: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顾卫红
步态和姿势异常: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步基增宽,易跌倒,头晕,醉酒感,尤其在黑暗中
双上肢持物不稳,写字、系扣、用筷子等精细运动障碍
言语含糊不清,语速减慢
视物成双
饮水呛咳,吞咽障碍
肢体无力,下肢尤著
2.体征:
构音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眼震,复视
肌张力减低
反击征
画线试验
姿势平衡障碍:并足站立困难,Romberg征
步态异常:步基宽,步距小,串联步态不能
二、定位诊断:
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和脑干受损
临床表现:
姿势和步态异常:站立不稳,步基宽,醉酒感,眩晕,视觉不能纠正
协调运动障碍: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精细比粗大动作明显,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字迹笔画不匀、轮替动作笨拙、指鼻、跟膝试验不稳
语言障碍:唇、舌、喉肌共济失调所致的说话慢,含糊不清,声音断续、顿挫及爆发式,呈吟诗样语言和爆发性语言
眼肌共济失调:粗大眼震
肌张力减低:姿势或体位维持障碍,运动幅度大,较小力量可使不稳,小脑回击征,腱反射减弱,钟摆样反射
2.感觉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丧失反射冲动
站立不稳,无明显眩晕,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黑暗处步行困难,视觉可纠正,闭目难立征
音叉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没有钟摆样反射
眼震(-),语言障碍(-)
3.前庭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病变同侧出现症状
眩晕、呕吐、明显眼震
姿势和步态不稳,头位改变可加重,视觉可纠正,肢体共济失调不明显
没有语言障碍和深感觉障碍,腱反射正常
前庭功能检查:变温试验和旋转试验反应减退
4. 额叶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病变对侧出现症状
起立、步行困难,站立时后倾,视觉不能纠正
伴有额叶受损其它症状:精神症状,吸允反射
腱反射正常或增强,无深感觉障碍
共济失调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怎样的?以上已经做了具体的介绍,希望以上的内容会给患者的病情带来帮助。总之,面对疾病,病友们必须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强烈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情况,按照康复指导方案进行长期、有规律、科学的康复保养,适当地进行室外活动和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013-01-04 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