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会常常听说尿结石,但是大部分人对尿结石的形成病不了解,尿结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尿结石的形成病理是什么呢?我们看看下面的介绍。
深入认织尿结石形成的病理过程,对于制定预防尿结石复发的治疗方案是很有帮助的,尿路感染、各种因素引起的肾内尿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肾小管性酸中毒等原因引起的肾钙质沉着都可能是结石形成的促发因素。对于肾结石在肾内形成的起始部位问题在学术上一直存在着争议,腔内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结石形成的肾内结构的病理改变提供了可能。早在二十世纪30 年代,Randall首先报告在尸肾的肾乳头上皮组织下存在着一种对肾脏本身并无明显损害的钙化斑块,并称之为Randall 斑。Randall 曾经发现肾结石患者中,钙化斑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而并非是草酸钙,并认为磷酸钙结晶在肾乳头的间质组织中形成以后被排入尿路内的空隙中,诱发草酸钙在其表面出现沉淀的异质成核过程。现已证实,这实际上是肾乳头尖部或其周围的间质组织中出现结晶沉淀的现象,从理论上说,结晶停留在肾乳头的组织中,似乎该处就是草酸钙或磷酸钙生长以致形成结石的理想的起始部位。但有不少专家认为,肾小管腔不可能成为结石形成的起始部位。
Randall 斑与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1997年Low等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磷酸钙、草酸钙和尿酸盐结石患者肾内存在着钙化斑,相反,在非草酸钙结石患者中,仅43 %的肾脏存在着Randall 斑。最近Evan 等通过腔内肾脏活检枝术,确定了结晶形成的部位和结晶起始阶段的成分。其中,在伴高钙尿症草酸钙结石患者中,结晶的起始部位是髓袢细支的上皮基底膜表面,成分属于磷灰石(apatite) ,结晶体还渐延伸至直小管和终未集合小管周围的间质组织中。在大多数的研究对象中,结晶最后出现在肾乳头。结晶从肾乳头处释出后进入尿路内,尿路中的尿液草酸钙浓度呈过饱和的状态。因此,可能通过促进异质成核的过程,导致了结石的形成。另外,在肠道旁路手术导致的高草酸尿症患者中,起始初期的结晶成分同样属于磷灰石,它们存在了终末集合管的管腔内。由于这些结晶体直接地与草酸钙过饱和的尿液接触,极有可能诱发异质成核过程而促进结石的形成。
现在通过经皮肾镜等腔内技术取石,在特发性草酸钙结石患者术中观察发现许多结石附着于肾乳头表面。Matlaga等通过微创腔内技术, 用肾镜对23个原发性草酸钙结石患者的24侧肾脏、172个肾乳头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检查,结果发现100%的病人存在斑块,在全部检测的172个肾乳头中,发现156例(91%)肾乳头表面有Randall’s斑。有趣的是,在48%的病人(11人)和50%的肾脏中有结石附着于斑块,提示Randall’s斑与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有关。
2013-01-04 09: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