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加脊柱也开始衰老这是很多中老年人的体会。脊柱的衰老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期间能够采取预防措施,脊椎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脊椎退行性病变也称为骨性关节炎。主要特征为骨质增生,椎间盘变薄。
临床症状表现为脊椎僵硬、酸痛,活动范围缩小。有时会伴随有头晕、头痛、手臂、腿脚麻木及脊椎相关性疾病。
脊椎退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椎体间存在无菌性炎症,病人会有酸痛的症状。此阶段尚无骨刺与椎间盘退化等永久改变,神经根受压的机会较少。一般始于25岁以前。
第二阶段 椎间盘开始退化,骨刺开始出现,病人会有关节僵硬,偶尔会有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的症状。脖子痛与落枕是常发生的事。
早晨起床后会有关节不灵活的感觉,需经活动后才感到正常,坐时间长了会出现腰背酸痛。此阶段多发生在25~45岁。
第三阶段 椎间盘更薄了,但尚未“消失”;骨刺更长了,但尚未“搭桥”。上述症状更为严重,并且由间断性发作转为持续性发作。年龄多为45~65岁。
第四阶段 一个以上的椎间盘完全消失,骨刺开始搭桥。各种症状持续而严重。椎间盘在变薄的过程中,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至椎间盘完全消失时,如果该脊椎压到了神经根,则该脊椎无法被复位,只有手术了。如果未压到神经,则该脊椎也就不会压到神经了。但是,该脊间盘的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盘则会以更快的速度退化,更多的神经根受干扰的机会增大。一般此阶多发生在65岁以上。
脊椎退化可以控制矫正脊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症状期、矫形期与维护期。特别要重视是下面两点:
1.没有症状的人,包括儿童,都可以接受脊椎矫正,一般来说是越早越好。年龄越大,矫正的需要就越迫切。
2.定期矫正脊椎,一辈子坚持下去。坚持这两点,有助于控制脊椎退行性病变的发展。
3.调整结构,合理受力在脊椎的几亿种不同的形状中,一般认为环枢椎是起主导作用的。环枢椎的168种排列组合通过下颈部影响整个脊柱的形状。骨盆的作用其次,
它排列组合的结构在1280种以上2012-11-11 13: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