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病人,他们发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走路摇摇晃晃,在常人眼中有如醉酒。而他们自己的感受则是四肢打软,肌肉乏力。有这种特点的病症就是小脑萎缩。说到小脑萎缩的特点,这又和小脑的功能有着密切联系,从现象看本质,接下来,专家问您详细分析:
人的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以及随意运动。小脑病变时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这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为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50%的机率遗传此症并发病。这类患者发病后,行走的动作摇摇晃晃。
目前,仍不能完全揭示该病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此病病位在脑但定位在肾,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活血、健脑、豁痰、开窍。多疗法可有效延长脑的常压耐缺氧时间,改善脑膜微循环,促使毛细血管新生及神经纤维生长和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脑部缺氧缺血症状。
小脑萎缩容易误诊为其他神经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MS)。确诊小脑萎缩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扫瞄脑部,可以见到病变进行中的小脑萎缩。小脑萎缩最精确的诊断法,就是DNA分析,可以分辨本症的不同类型。不是所有类型的脊髓小脑萎缩症都会遗传,所以患者的子女可以接受DNA检查,以便得悉他们会否有发病的危险。
由此可见,小脑萎缩患者由于小脑病变,引发了肌肉张力下降,四肢打软,因此,走路会出现歪斜不稳等症状,但这种症状一般也只是初中期阶段,严重患者到后期极有可能连走路都是困难。因此,小脑萎缩患者有必要积极配合治疗,并加强平时的护理工作。
2012-11-14 18: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