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原发性痛经

  • 英文名:

    primary dysmenorrhoea

  • 其他名称:

    功能性痛经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

    中老女性

  • 医保:

  • 病因:

    子宫发育不全 子宫屈曲 颈管狭窄 不良体姿

  • 症状:

    疼痛常呈痉挛性 有时很重

潘玫麟 主治医师
擅长:从事妇产科专业10余年,擅...
29.00元/咨询
1
病因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原发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原发性痛经一般均认为应归咎于以下几种原因,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不良体姿及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

2
临床表现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在年轻女性初潮后数月(6~12个月)开始30岁以后发生率开始下降疼痛常在月经即将来潮前或来潮后开始出现,并持续在月经期的前48~72小时,疼痛常呈痉挛性,有时很重,以至于需卧床数小时或数天。疼痛集中在下腹正中,有时也伴腰痛或放射至股内侧盆腔检查无阳性所见。

  关于痛经程度的判定一般根据疼痛程度及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全身症状、止痛药应用情况而综合判定。轻度: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活动,工作很少受影响,无全身症状,很少用止痛药;中度:疼痛使日常活动受影响,工作能力亦有一定影响,很少有全身症状需用止痛药,且有效;重度:疼痛使日常活动及工作明显受影响,全身症状明显,止痛药效果不好。

3
诊断

  诊断原发性痛经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为诊断原发性痛经的关键主要是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存在。采取完整的病史,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症等。

4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检查激素水平检查。

  2.其他辅助检查

  B超腹腔镜宫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5
鉴别诊断

  应与慢性盆腔痛区别慢性盆腔痛的疼痛与月经无关还应与继发性痛经及早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鉴别。

6
治疗

  1.一般治疗

  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帮助病人打消顾虑,树立信心。痛经时可卧床休息或热敷下腹部。注意经期卫生。可服用一般非特异性止痛药。如水杨酸盐类,有退热止痛之效。

  2.口服避孕药

  适用于需要避孕措施痛经病人,疗效达百分之九十以上。避孕药可遏制排卵降低月经血中前列腺素的含量、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水平,遏制子宫活动。

  3.前列腺素合成酶遏制剂

  一般月经来潮,疼痛开始服药2~3天,(有效率60~90%)。

  4.钙离子通道阴滞剂

  可明显遏制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于经前预防先服用5~10mg一日3次,服用3~7天,或疼痛时10mg,舌下含服,多数取得良好效果。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