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积乳囊肿

  • 英文名:

    cyst of galactostasia

  • 其他名称:

    乳汁潴留囊肿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

    妊娠期、哺乳妇女

  • 医保:

  • 病因:

    乳管堵塞 排乳不畅 炎症 哺乳习惯不当

  • 症状:

    胀痛 肿块 皮肤发红 压痛

潘玫麟 主治医师
擅长:从事妇产科专业10余年,擅...
29.00元/咨询
1
病因

  积乳囊肿亦称乳汁潴留囊肿或乳汁郁积症,是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的良性疾病。哺乳期乳房的某一小叶或导管因故发生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潴留于导管内,使之扩张形成囊肿,表现为乳房内肿块,常被误认为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偶尔也可被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引起积乳囊肿的原因很多,乳汁积聚不能排出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2
临床表现

  发病时间常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尤其是哺乳期断奶后。可有急慢性炎症、外伤或手术史,发病部位多在曾发生过乳腺炎症、外伤以及手术处。

  1.疼痛

  多数病人有轻微胀痛,如伴继发感染局部皮肤发红、有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常增大并有触痛。

  2.肿块

  乳内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可活动,有囊性感,边界清无压痛,直径多在2~5cm。停止哺乳后自行缩小,或因按摩后缩小。大的肿块触之有囊性感,似有弹性。当囊内容物变浓稠时,弹性感消失,硬度增加而变得较坚实,易误诊为乳癌。

3
检查

  1.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

  (1)具体操作:早期可抽出大量奶样液体。穿刺吸出乳汁后肿块常可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若不易吸出囊中内容物,则有可能是因为囊内容物水分被吸收而浓稠,此时可变换粗针头抽吸,常可获得奶酪样物,即可确定诊断。

  (2)检查结果:抽出物涂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大量肿胀变性的泡沫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少数分散的腺上皮细胞。若见退变的中性白细胞,常提示可能继发感染。

  2.钼靶X线摄片

  囊肿大多呈圆形、椭圆形透亮区,多位于乳晕区以外,靠近乳腺的边缘部位。

  3.B超检查

  在乳腺的反射波内,相当于囊肿的部位,出现典型的、边界清楚的液性平段或液性暗区,液平前后有明显的进出囊壁反射。通过囊肿中心的纵切和横切声像图,可测定囊肿的3个径线,了解囊肿的大小和范围。两囊壁反射间的距离,即代表囊肿的前后径。

  4.组织病理学检查

4
诊断

  可根据病史及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本病症并不困难。


5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穿刺抽液:行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时,若吸出乳样液体,应将囊内乳汁一次性吸尽。当乳汁吸出后,囊肿即见缩小,残留囊腔再加压包扎,少数情况下,一次吸尽即能**。

  (2)如囊肿反复发作,多次穿刺无效可考虑手术。

  2.手术治疗

  囊肿单纯摘除术若囊肿反复炎症感染或不断增大者,可在局麻下行囊肿单纯摘除术。本病为良性病变,仅行单纯囊肿摘出即可,不必将乳腺切除。如伴有急性炎症时,先行抗炎治疗后再行手术。若为哺乳期待回乳后再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