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非骨化性纤维瘤

  • 英文名:

    non-ossifying fibroma

  • 其他名称:

    暂无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医保:

  • 病因:

    病因不明

  • 症状:

    轻微疼痛 压痛 骨质变薄

赵强德 主治医师
擅长:各种肿瘤的防治,掌握各系统...
29.00元/咨询
1
病因

  非骨化性纤维瘤病因不明。肉眼观察,肿瘤边界清晰、偏位性,质坚实或有韧性,切面呈黄色或暗棕色。由含有类脂质的黄色和褐黄色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肿瘤组织中混有棕黄色区域,局部骨皮质变薄、肿胀,与正常骨有明显界限,周围有硬化骨质或纤维骨质包绕。邻近骨皮质完整,除非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由多个病灶组成,可成分叶状。一般无骨膜反应。

2
临床表现

  非骨化性纤维瘤最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5~20岁最多见。发病部位以下肢长骨最多见,主要位于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干骺端最常见,其次为胫骨近端及远端干骺端,腓骨近端干骺端也常见。

  非骨化性纤维瘤也可有多发病灶,可发生于同一骨的不同部位,也可发生在不同骨,这种称之为多发性非骨化性纤维瘤,其发病年龄与单发相似。多发病灶最常见于单下肢或双下肢,同时可累及骨盆骨。

3
检查

  非骨化性纤维瘤有典型的X线特征,病变始于长骨的干骺端,靠近骺板,且总在一侧皮质上膨胀、偏心性随骨的生长发育病变可以逐渐向骨干移行,病灶内为界限清楚透亮阴影,呈分叶状卵圆形,周边有一硬化缘。病变纵轴与长骨一致,病变小自1cm,**可达15cm。病变发展有侵入髓腔、破坏整个干骺端导致整个皮质变薄,造成病理性骨折。病变可随骺板生长而扩大,骺闭合后病变有可能停止生长。

  多发非骨化性纤维瘤影像学也有典型特征性表现,可在同一骨内有多个病灶,也可不在同一骨。

4
诊断

  儿童、青少年出现膝踝或髋关节疼痛,影像显示为非骨化性纤维瘤,通常误诊为其他肿瘤。

  当非骨化性纤维瘤病变扩大侵犯到大部或整个干骺端或骨干时影像学不容易诊断。有些病变容易与纤维结构不良、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囊肿相混淆,常需手术确诊。

  多发病变的病例,影像学特征可与纤维异样增殖症相混淆,在组织学上某些病变区域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纤维异样增殖症是一致的,可由非骨化性纤维瘤不产生新骨加以区别。

5
治疗

  无症状的非骨化性纤维瘤不需治疗。对偶然发现的病灶,可以通过定期随诊。对于有症状的病灶,病灶在不断发展扩大且有骨折倾向时,可选择病灶刮除植骨,预后很好。对于小的病灶,可行单纯刮除,无需植骨,也可通过随诊,病灶有可能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