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贫血

  • 英文名:

    anaemia

  • 其他名称:

    贫血症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

    缺铁营养不良者

  • 医保:

  • 病因:

    造血原料缺乏

  • 症状:

    周身乏力等

田红旗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诊治各类血液疾病如白血...
45.00元/咨询
1
疾病简介

  贫血症是由于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血红蛋白(一种将氧气输送到血红细胞和身体各个组织的蛋白质)造成的。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一个人会觉得乏力和感觉筋疲力尽、心情忧郁和易怒不安。其它症状还包括疲劳、头晕目眩、晕厥、冷漠、易怒不安、注意力集中能力不断下降和无法忍受的寒冷感觉。几乎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有患贫血症的危险。

2
临床分类

  发展速度

  急性贫血、慢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

  主要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

  正细胞性贫血:MCV在80fL~100fL。

  小细胞性贫血:MCV<80fl。<>

  骨髓红系增生

  增生性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

  病因、发病机制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原料异常所致贫血

  造血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造血调控异常所致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即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80fl。<-->

3
流行状况

  中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中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 Hb<120 g=""><!--120-->

  约有 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主要是由于母体贫血造成的连锁反应,致使新生儿从母体中吸收的生血物质的补给不足,体格及智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产生厌食、挑食、对各种感染抵抗力减退等。妇女的贫血发病率为64.4%,女性的例假、怀孕时自身及胎儿对生血物质的双重需求、分娩出血都是直接原因。过去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近年来因减肥而造成营养失调,形成了严重贫血的又一人群。

4
贫血原因

  造血的原料不足: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细胞形态的改变(如:镰刀形贫血症);人体的造血机能降低(即骨髓的造血机能降低);红细胞过多的破坏或损失。

  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症”范畴,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禀赋薄弱,或饮食不节,或久病失血,以致脾肾亏损所致,临床根据症状可辨为气不摄血、肝肾阴虚、五脏亏损等症型。

  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以及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功能紊乱,造血功能障碍,

  近年来因减肥而造成营养失调,形成了严重贫血的又一人群。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取自于食物,

  其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

  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中焦脾胃的消化和吸收。

  若饮食营养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则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从而形成贫血的病理变化。


5
贫血须知

  贫血对身体的伤害极大,贫血患者往往有心跳不正常、头晕、乏力、气促、心悸等症状,

  进一步研究表明贫血患者往往死于心律不齐,心率过速,胸闷,头晕,冷汗淋漓.四肢冰冷.

  其病因: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回流受阻或者心肌梗死突然发生的晕厥、休克、死亡,或者是室颤、房颤引起的晕厥死亡等等很多, 此类疾病通常没有任何前兆,死亡率颇高,也容易遗留相关心脏疾病

  贫血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时,也有可能出现出现呼吸短促现象,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其二,贫血及造血功能不齐引起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低下,在生理上甚至出现老年化的病状,

  头发过早的须白,皮肤枯燥,出现脂褐素,老年雀斑等

  关于贫血及“未老先衰”的病理学临床研究

  血液是营卫之气及津液的根本,亦是五脏六腑化生的原料和载体

  诸如:“血为气母”,是指血为气的载体,并给气充分的营养,一旦贫血,就造成气血双虚的病症,

  多累及脏腑的病变,

  贫血的本质是是营卫之气和津液之液的枯竭,五脏六腑得不到营卫之气的供养,

  放在西医来看,细胞得不到原料的补养,导致枯竭而死,

  其病症如下:脏腑精血不足,引起五脏的病变和衰老,

  形容面容衰老,憔悴,头昏,心悸乏力汗多,失眠多梦,皮肤枯燥,出现脂褐素

  而血又是五脏六腑津液化生的动力,相同于原材料,

  贫血对脾胃造血功能的损伤亏虚,肝肾阴虚,

  常见症状:头发须白,脱落厉害,气喘,身体消瘦,浮肿,抵抗力低下

  又如心脏活动,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

  《内经》:“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故血液及津液不足者,最容易患得心脏疾病


6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rdw)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3.4±1.2)%,缺铁性贫血为16.3%(或>14.5%)特殊性仅为50%~70%,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在婴儿及儿童中多偏低。<!--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rdw)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3.4±1.2)%,缺铁性贫血为16.3%(或-->

  2.骨髓象 骨髓检查不一定需要,除非是需要与其他疾患的贫血相鉴别时,骨髓涂片表现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早幼红及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7
食道肿瘤引起贫血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食道肿瘤引起的贫血与其他慢性病引起的贫血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为易疲劳、乏力、头晕、头痛和吞咽困难等。主要致病原因是肿瘤细胞分泌的毒素刺激病人的造血系统,使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降低。

同时,因免疫功能下降,利用铁的能力下降,而铁是制造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铁缺乏会减少红细胞的数量,导致贫血。食道肿瘤患者对贫血的治疗反应极差,这些患者的疗效远不如单纯贫血的患者。

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负责运输氧和营养物质。肿瘤细胞在有氧的情况下,对化疗药和放射线的治疗才敏感。贫血的食道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缺氧,肿瘤就会增生许多血管。

随着肿瘤新生血管的增多,肿瘤细胞就会加速生长繁殖,而且增加了扩散转移的机会。因此,贫血会促进肿瘤发展,降低化疗、放疗的治疗作用。纠正贫血后, 食道肿瘤患者对化疗、放疗有很好的反应,可减轻疲劳感及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8
病因病机

  (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1.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铁需要量相对增加(妊娠、儿童生长发育期)铁吸收障碍(慢性胃肠道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失血。

  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3.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4.载铁蛋白缺乏性贫血。

  (二)核成熟障碍

  1.恶性贫血。

  2.其他原因致叶酸及或维生素Bl2。缺乏利用障碍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婴幼儿哺育不当、长期酗酒、顽固性厌食〉、需要量增加(妊娠、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期、阔节裂头绦虫感染、溶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吸收不良(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慢性肝病、慢性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切除术后、肠憩室细菌感染〉、药物对核酸代谢的影响(如抗叶酸剂、抗惊厥药、抗结核药、口服避孕药、新霉素、亚硝酸盐等)。

  (三)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1.干细胞缺陷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4)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

  2.骨髓造血组织被其他细胞挤占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骨髓纤维化、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大理石骨病等。

  3.红细胞生成调节因子缺陷 肾性贫血、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感染性贫血等。

9
中医机制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的名称,但从患者临床所呈现的证候,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脉见细象等,则相似于“血虚”、“阴虚” 诸疾。由此可见,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人摄取水谷营养物质,由中焦(脾胃)吸收了饮食物的精微,通过气化作用,变成营气。脾得心火宣降之助,转化为精、津液,精之一部分贮于肾中,以待生化之用,另一部分得心火之助转化为血,以荣胶末五脏六腑。肾中先天之精得后天水谷之精气,吸收命火之蒸腾,转化为髓。髓得下焦火热之激,分化为髓之精液,精液再为命火的宣蒸转化为血,输之于机体,以为生理之用。

  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故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而这些脏腑功能的充分发挥,又有赖于肾之命火温照。因此,心、肝、脾、肾功能衰弱,均可导致血虚。而血虚之形成不外乎内外因素。外邪六淫与温热侵入机体,潜而不定期出,深入化血之机,导致新血无生,这一致病因素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感染、原虫、毒素发生溶血为病”不谋而合。在内因上,或为七情失节,或为饮食失宜,或为失血而成,或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为病后房劳过甚,或为妊娠失调,而引起造血之机受阻;或消化之机紊乱,水谷不化,精微不成,发生血虚之疾。可见在内因方面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缺乏造血原料或造血器官功能障碍,或慢性失血而成贫血”基本上是一致的。

  血为有形之物,气属无形之用。血之运行有赖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的理论。血由气而生,而气也必须有血为依附,才能发挥其生化、运动的作用。二者互相依赖,又互相促进,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气血失和,就会致病。《内经》说:“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因此,血虚患者一般均有气虚,这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0
临床表现

  贫血症状的有无或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循环血量有无改变病人的年龄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贫血发生缓慢机体能逐渐适应即使贫血较重尚可维持生理功能;反之如短期内发生贫血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可出现明显症状年老体弱或心肺功能减退者症状较明显。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11
诊断鉴别

  1 、病史

  除调查贫血原因外,还要着重了解贫血是急速发生还是缓慢发生,病程短急或缓长,群发、散发或个别发生,贫血症状是进行性加重还是治疗有效等等。为进一步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2、粘膜色彩

  粘膜色彩对反映贫血及贫血程度敏感可靠,是认识贫血的窗口。在检查粘膜时,着重注意有无出血点,必要时可配合血管脆性试验加以印证。可视粘膜通常检查眼结膜。

  3、心肺机能障碍

  贫血时,由于供血和血液携氧功能障碍,必然引起心肺机能不全,伴发心肺功能障碍症状,如心率、呼吸增数、呼吸困难等。对于反映贫血程度也是一个佐证。

  4、贫血程度

  贫血的程度,主要由贫血指标减少的程度和治疗效应两个方面反映出来。而这两个方面又都由外周血液和骨髓造血功能综合的反映出来。在数量变化上,仅外周血液成分减少而骨髓造血效应无变化者,贫血比较轻微;反之,外周血液成分显著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效应也减退者,贫血则比较重剧。治疗效应也是如此,经过治疗,外周血液成分尤其是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出现增生效应的,贫血比较轻微;反之,虽经施治,外周血液成分有所回升,而骨髓造血仍无增生效应,则贫血程度重剧,可能属于在生障碍性贫血。

  5 、贫血指标的一致性

  反映血液成分的量变(数量差异)和质变(形态差异、比率变异等)的各个指标之间几乎都有一致性,例如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外周血液红、粒细胞比率与骨髓红、粒细胞比率,以及外周血象和骨髓象都有一致性,彼此呼应。如果相应指标之间变化不一致,则应仔细探讨其原因,尽力纠正,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

  6、指标及其临床评价

  诊断贫血的指标,临床最常用的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象及骨髓细胞象。前三项是辨别贫血与否不 贫血病理原因分析可缺少的基础指标,任何一项或三项都低于正常值,即可认为是贫血。后两项是用以进一步探讨贫血的性质和判定贫血程度的佐证指标,视需要和条件,酌情选用。外周血液涂片上的红细胞形态,对诊断贫血比较有意义的有嗜碱性彩点与有核红细胞增多,见于铅中毒;球形红细胞,见于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碎裂红细胞增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海因氏小体,见于海因氏小体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与有核红细胞增多,常是血细胞在生旺盛的反映,网织红细胞数还可只是在生的程度;小红细胞占多数者,多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MCV增大,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是溶血的指征、降低而伴有小细胞增多症,为缺铁性贫血;降低而伴有大细胞增多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MCV、MCH、MCHC三者的变化,可将贫血鉴别为低血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及高色素大细胞性贫血(MCV增大,MCHC高于正常值)三种。

12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治疗贫血的原则着重采取适当措施以消除病因很多时候原发病比贫血本身的危害严重得多(例如胃肠道癌肿)其治疗也比贫血更为重要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投药物使情况复杂增加诊断上的困难

  2、药物治疗: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例如维生素B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肝,胰等)的功能;维生素B用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睾丸酮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输血: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因此必须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如需大量输血为了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过和减少输血反应可输注浓缩红细胞

  4、脾切除:脾脏是破坏血细胞的重要器官与抗体的产生也有关

  5、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近年来一种新的医疗技术目前仍在研究试用阶段主要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早期未经输血或极少输过血的病人如果移植成功可能获得治愈。

13
预防措施

  (1)饮食调摄: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14
饮食疗法

  产后贫血食疗方

  1、芹菜煮鸡蛋:芹菜煮鸡蛋,对治产后出血过多有一定效果。

  2、鸡蛋煮豆腐:鸡蛋煮豆腐,对产后血虚有一定治疗作用。

  3、当归炖羊肉:羊肉(去脂肪)400克,生姜50克,当归10克,炖熟食之,可辅助治疗产后血、腹中虚痛及产后贫血等。

  4、木耳红枣汤:黑木耳30克,浸泡30分钟后,捞出,与大枣20枚共煮汤,调入红糖适量服食。对产后贫血有辅助治疗作用。

  5、桂圆桑椹汤:桂圆肉15克,桑椹子30克,共入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调蜜饮,连用10-15日为一疗程,可辅助治疗产后贫血。

  6、海参炖猪肝:海参60克,泡发,猪肝60克,共炖汤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用10-15日,对产后贫血有辅助治疗作用。

  7、大枣炖鹌鹑:鹌鹑1只,洗净,加入大枣10枚,黄芪9克,猪肝50克,共入锅中加水炖熟服食。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1疗程,可辅助治疗产后贫血。

  妊娠贫血食补

  1、人参粥:人参末(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量,粳米100克煮粥常食,治疗贫血有一定作用。

  2、牛乳粥: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鲜牛奶约200克,食之。可辅助防治妊娠贫血。

  3、菠菜粥:先将菠菜适量放入沸水中烫数分钟后,切碎,放入煮好的粳米粥内食之,防治贫血有一定效果。

  4、甜浆粥:用鲜豆浆与粳米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可辅助治疗贫血。

  5、鸡汁粥:先将母鸡一只煮汤汁,取汤汁适量与粳米100克煮粥食。孕妇常食,可辅助防治贫血症。

  6、香菇红枣:取水发香菇20克,红枣20枚,鸡肉(或猪瘦肉)150克,加姜末、葱末、细盐、料酒、白糖等,隔水蒸熟,每日1次。常食,可辅助治疗妊娠贫血。

  7、大枣粥:大枣10枚,粳米100克, 煮粥常食,防治妊娠贫血有一定作用。

  8、芝麻粥:黑芝麻30克,炒熟研末,同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孕妇常食,能辅助治疗妊娠贫血。

  9、枸杞粥:枸杞子30克,梗米100克,煮粥。孕妇常食,可辅助治疗妊娠贫血。[4]

  注意事项

  1.口服铁剂以乳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为佳,因铁以二价铁(亚铁)的形式吸收,而以三价铁(正铁)的形式起作用。适合的补铁产品有体恒健铁之缘片。中药的补血品种有红桃K、血尔、朴雪和女人缘等。

  2.贫血补铁应坚持“小量、长期”的原则。严格按医嘱服药,切勿自作主张加大服药剂量,以免铁中毒;也绝不能一次大剂量,否则易致急性铁中毒。铁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昏迷、惊厥等,甚至死亡。

  3.口服铁剂时应将药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冲饮下肚,不要咀嚼药物,以免染黑牙齿,影响美观。

  4.应在饭后服药,避免空腹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果汁,因酸性环境有利于铁的吸收。

  5.含钙类食品(如豆腐)和高磷酸盐食品(如牛奶)等,与铁剂能结合而生成沉淀,故应避免合用。

  6.口服铁剂期间,不要喝浓茶或咖啡,因茶、咖啡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铁生成不溶性的铁质沉淀,而妨碍铁的吸收。牛奶及其他碱性物质也可影响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或尽量少食用。乳类(尤其是牛奶)中含铁最少,不能大量饮用,否则会降低胃肠道内已有铁的含量。

  7.注意药物对铁剂吸收的不良影响:四环素族抗生素能与铁剂生成不溶性络合物,不利吸收。故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若两者必须应用,应间隔3小时以上。

  8.加强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已患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单靠饮食疗法效果不大,但可作为辅助治疗,以防止复发。应改正偏食、挑食和厌食的坏习惯,食谱要广,适当多食含铁较多、营养丰富的食品,如:肉类、蛋类、鱼类、多种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动物肝、血、荞麦、红薯等粗粮,豆制品、蘑菇和黑木耳及多种新鲜果蔬。

  9.服用几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血色素正常后,不能立即停药,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再服3—6月,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防止贫血的复发。

  10.口服铁剂治疗期间,因铁与大肠内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使大便颜色变为褐黑色,类似消化道出血,对此不必紧张,停用铁剂后即恢复正常。

15
危害影响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值。
    1.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眼结膜及指甲床色淡,头发干枯,精神萎靡,容易疲倦。
    2.肝脾肿大,心律加快,心脏扩大,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3.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吸收较差,常腹泻。
    4.注意力不集中,稍一活动会出现气喘乏力现象。贫血后期可出现头面部、下肢浮肿。
    所谓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较正常减少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30克/升,儿童和成年女性低于120克/升;红细胞压积男性低于39%,女性和儿童低于36%。
    当然,十分明显的贫血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外观上,贫血病人看起来颜面灰暗,精神萎顿,眼睑结膜苍白,面色无华。还会经常出现头昏、眩晕、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症状。所以,急性发病的贫血和中度以上的贫血是很容易引人注意的,也便于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但必须注意,除了上述容易诊断的贫血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病人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只有在血液检查时方才会发现存在贫血,即所谓“无症状贫血”。正因为病程缓慢,症状潜在,病人对此产生一定的适应代偿能力,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往往耽误诊断和治疗。正如专家们指出的,贫血不仅代表着造血系统的功能异常,不只是意味着血液系统的原发性疾病,还往往是恶性肿瘤、肾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肝脏疾病的先兆表现,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肾脏病和癌症中并发贫血的几率很高。可以说,通过贫血这一症状追根溯源,十分有利于对恶性肿瘤和肝肾疾病等重病的早期确诊,以防患于未然。那种认为没有心慌、气短、颜面苍白、头昏、目眩等贫血症状也就不会存在贫血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