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舌下腺囊肿

  • 英文名:

    sublingual gland cyst

  • 其他名称:

    蛤蟆肿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医保:

  • 病因:

    腺体导管远端堵塞

  • 症状:

    蓝色肿物 囊壁薄 质地柔

张鹏 主治医师
擅长:擅长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
29.00元/咨询
1
病因

  舌下腺囊肿好发于舌尖腹侧小黏液腺及舌下腺,似蛤蟆气囊,俗称蛤蟆肿。其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堵塞,而黏膜又持续分泌,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黏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称为外渗性囊肿。

2
临床表现

  1.单纯型

  占大多数。囊肿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常位于口底一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天后创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

  2.口外型

  又称潜突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

  3.哑铃型

  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3
鉴别诊断

  应与口底部血管瘤、淋巴管瘤、皮样囊肿鉴别,主要依靠穿刺内容物检查,舌下腺囊肿可抽出黏稠液体。

4
治疗

  治疗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做简单的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7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术。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