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rectal
暂无
无
无
所有人群
是
消化未端器官所发生疾病
便秘、肛裂、肛瘘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及部分结肠疾病,目前医学记载达七十余种,其中发生在肛门直肠肠段最多,如痔疮、肛裂、肛痿、肛周脓肿、肛乳头瘤、肛隐窝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肛门周围神经性皮炎、肛门接触性皮炎、肛门癣、肛门闭锁、肛管炎、耻骨直肠肌综合症、骶尾部畸胎瘤、肛管癌、肛管皮肤缺损、直肠尿道痿、蛲虫病、直肠癌、直肠类癌、直肠息肉、脱肛、直肠前突、直肠炎(溃疡性、放射性、淋菌性、非淋菌性、非特异性等)、克隆氏病、直肠阴道痿、直肠内套叠、粪嵌塞、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等四十余种。
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未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12ml之间。肛肠专科一般汇聚国内外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专家资源为依托,整合利用国际、国内肛肠疾病防治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全国中医药行业的有效资源,在技术、学术、信息等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是肛肠疾病防治的权威机构。
目前肛肠疾病患者基数很大,但很多人都不太重视,他们错误地认为肛肠不及五脏六腑的病痛那么可怕。
就是这种导向,让很多人失去了预防与治疗机会。那么,肛肠疾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一、导致贫血: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痔疮患者,往往出现贫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随着患者失血量的增加,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虚弱,久坐久蹲后突然站立,可导致虚脱或晕厥。
二、导致皮肤湿疹:由于痔块脱出及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外刺激皮肤,而导致皮肤瘙痒和肛门湿疹。
三、导致直肠恶化:痔疮若不能及时治疗,病灶不断加重,使病灶区域的细胞发生病变,导致直肠病变的产生。
四、妇女痔疮患者会引发妇科炎症:如果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各种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等泌尿妇科炎症。
五、降低生活质量:如果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男性炎症,加之疼痛及不舒适感,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1)药物和便秘有关:有文献为证,很多用来缓解便秘的药物,是引起老年人难治性便秘和结肠黑变病的诱因。某些抗生素、精神神经类药物等多有引起便秘的副作用。泻剂使用过量和某些药物的副作会引起腹泻。便秘和腹泻时很多肛肠疾病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2)药物可造成肠道微环境失常:因手术、感染等应用抗生素时间长、抗生素选择不当,轻则引起胃肠功能失调,严重时会引起菌群失调(抗菌素相关性腹泻),不适当的应用广谱抗菌素还会引起霉菌性肠炎。激素、免疫抑制剂、某些抗肿瘤药物等都会引起肠道微环境失调,引起或诱发肛肠疾病。
1.少食高纤维食物:
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 ,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 ,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
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子、硬煎饼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 ,因此在肠胃里滞留的时间会比较长 ,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
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
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等不良习惯 ,会很容易吞进不少空气 ;此外 ,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使大量空气潜入胃部 ,引起腹胀。
4.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 ,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 ,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 ,造成腹胀加剧。
5.注意锻炼身体:
每天应该坚持 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 ,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 ,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
6.适度补充纤维食物:
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 ,有时恰恰相反 ,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 ,有时反而会有减轻腹胀的功效。原因在于 ,高脂肪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 ,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往往比较长 ,而一旦有纤维加入 ,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肛肠疾病的误区有哪些?在我国肛肠病的发病率为80-95%。肛肠疾病初时症状不明显,不被人们重视,往往发展到便血、肛周脓肿、瘘管形成、直肠癌时期患者才来就医,此时患者痛苦大、多花钱还失去了治疗机会。专家指出,了解肛肠疾病的误区,把握治疗时机,提高保健意识是根本。
误区一:肛门痛就是肛裂
肛门痛、大便痛是肛裂的明显症状,但并不意味着痛了就是肛裂。痔疮中的外痔,以及肛门肿都会引起大便痛,稍有不同的是,肛门脓肿多为嵌顿性疼痛。肛裂还会同时伴有痔疮,出现肛裂与痔疮的综合症状,对于这种肛裂,要进行手术治疗。
误区二:大便出血就是痔
痔疮是人类特有又高发的肛肠疾病,60%-7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痔疮,俗语中的“十人九痔”就是这个意思。正因为痔疮的发病率高,加上多数伴随着大便出血,一些人就误认为大便出血就是痔。其实,除痔疮外,还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便血。像肛裂、结肠炎、肠息肉、肠癌等疾病都会伴有不同类型的便血。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的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但也不必过度紧张,惶惶不可终日。
痔疮有三个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便血、痔脱出、肛门肿痛,这三个症状应结合在一起辩证地判断。仅就便血而言,痔疮有着自己的特点,其出血方式一般为滴血,血液颜色为鲜红色,多在便前出血。如果是在便后出血,血液颜色发暗,则有可能是肠息肉、肠溃疡等病症,特别要注意的是,便后血为黑色、呈胶冻状并有恶臭味时,多半是肠癌,必须立刻到医院进行诊治。
误区三:去药店买些药就可以治痔疮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治疗痔疮的药物,主要分为贴片和栓剂两种。贴片是通过中医经络原理治疗痔疮,栓剂是直接接触患部,效果更直接。但不管是贴片还是栓剂,治疗痔疮的基础是对症治疗。如果不能对症治疗,再好的药也是白用。因此,患上痔疮后必须到医院由医生诊断,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专家提醒: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所以,很多的人都会小病养成大病,最后追悔莫及,所以专家提示,注意肛肠疾病的治疗。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 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及部分 结肠疾病,目前医学记载达七十余种,其中发生在肛门直肠肠段最多,如 痔疮、 肛裂、 肛痿、 肛周脓肿、 肛乳头瘤、 肛隐窝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肛门周围神经性皮炎、 肛门接触性皮炎、肛门癣、肛门闭锁、肛管炎、耻骨直肠肌综合症、 骶尾部畸胎瘤、肛管癌、肛管皮肤缺损、直肠尿道痿、蛲虫病、直肠癌、直肠类癌、直肠息肉、脱肛、直肠前突、直肠炎(溃疡性、放射性、淋菌性、非淋菌性、非特异性等)、 克隆氏病、直肠阴道痿、直肠内套叠、粪嵌塞、 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等四十余种。
肛肠外科检查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检查常用体位
(1)侧卧位:通常采用左侧卧位,有时因患者身体的原因或诊治的需要,亦可采用右侧卧位。正确的侧卧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边,上侧的髋膝各屈曲90度,下侧髋膝屈曲成45度。此体位适用肛门直肠小手术或病重、年老体弱患者的检查;
(2)膝胸位:患者双膝屈起,跪伏床上,肘关节紧贴床铺,胸部尽可能下压,臀部抬高。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体位,但不能持久,病重或老年体弱者不宜采用;
(3)蹲位:患者下蹲作深呼吸,用力增加腹压,作排便状,适用检查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痔脱出和直肠肿瘤位置稍高的患者。
长期大便秘结的病人,因粪块干而硬,便时用力过锰,排出时裂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肛管后正中部皮肤较固定,直肠末端位置由后方向前弯曲,因此肛门后方承受的压力较大,是肛裂的常见部位。粗暴的检查亦可造成肛裂。肛裂多为单发的纵形、椭园形溃疡,反复损伤、感染,使基底较硬,肉芽灰白,裂下端皮肤因炎症、浅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水肿,形成结缔组织性外痔,称“前哨痔”。肛裂上端肛乳头因炎症和纤维变,成肥大乳头。
(一)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且肛门后方承受压力较大,故后正中处易受损伤。
(二)外伤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告,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后也可致肛裂,约占3%~9%。
(三)感染
齿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前哨痔是因淋巴瘀积于皮下所致,似外痔,由于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故称为前哨痔或裂痔。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梅毒引起肛裂的症状体现
肛肠医院专家指出梅毒引起的肛裂,初起为肛门部发痒,刺痛,抓破脱痂后可生成溃疡,裂口一般不痛,常常有少量分泌物粘于溃疡面。裂口继发感染或溃疡累及括约肌,即感疼痛。 溃疡常发生在肛门的两侧,呈梭形,边突起、色红,底淡白色,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康氏反应呈阳性。
肛裂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和出血。其痛很有特点,即先于排便时突发刀割样疼痛(由于粪便划破肛管皮肤所致),然后短暂缓解,继而出现长时间肛痛(由于肛门括约肌受刺激后产生痉挛所致)。临床常见患者因怕痛畏惧排便,出现“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恶性循环现象。肛裂引起的出血也因撕裂血管的程度或多或少,常见因肛裂长期或大量出血而至贫血的病例。
肛裂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肛管溃疡(裂口纤维化,又称陈旧性肛裂)、肛乳头肥大(息肉样瘤)、哨兵痔(皮赘增生)等三种病症,继续发展还可出现肛窦炎(肛门慢性炎症)和肛瘘(肛门化脓性炎症),与前三症合称“肛裂五特征”。也有因长期慢性炎性刺激成肛管癌的可能。
典型症状是疼痛、便秘、出血。排便时干硬粪便直接挤擦溃疡面和撑开裂口,造成剧烈疼痛,粪便排出后疼痛短暂缓解,经数分钟后由于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引起较长时间的强烈疼痛,有的需用止痛剂方可缓解。因此肛裂患者恐惧排便,使便秘更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创面裂开可有少量出血,在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检查时用双手拇指轻轻分开肛门口,即见溃疡面,新发生的肛裂边缘整齐、软、溃疡底浅,无疤痕组织,色红、易出血。慢性肛裂深而硬,灰白色,不易出血。裂口下方为“前哨痔”。肛指和肛镜检查会引起病人剧烈疼痛,不宜进行。
肛裂多数伴有哨兵痔,特色是ⅲ期肛裂,都伴有外痔,同时伴有内痔;而痔疮可单有内痔、外痔以及合成痔其二者发挥,在ⅲ期肛裂时,肛门概貌发挥多同样
肛裂和痔疮的差别点:
①肛裂以疼痛为主,痔疮以出血为主,只有外痔发炎肿胀时,痔疮才会剧痛;
②肛裂均可肛管皮肤裂开,而痔疮则无,在肛门指诊时,即可准确,肛裂者多不可行肛门指诊,或者窥器检查;
③肛裂多伴有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而痔疮则不伴有肛乳头肥大或乳头瘤;
④肛裂者,肛门概貌只见局促,而痔疮患者则多见内痔脱出、外翻。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线形或棱形,如将肛门张开,裂口的创面即成圆形 形成肛裂的原因很多,比如:解剖学因素、外伤因素 感染因素 内括约肌痉挛因素 肛门狭小因素 所以说对于肛裂的治疗原则是首先要预防防止大便的干结,以免再次划伤肛管皮肤,另外要促进炎症的吸收防止感染 ,其次要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而达到治疗肛裂的目的。
那么预防要做到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且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忌烟酒辛辣
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 保持肛门处卫生、便后应及时清洗肛门,勤洗澡,勤更换内裤,可有效地防止感染,另外肛裂患者对内裤的选择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本身痔疮患者内裤不能过紧的,过紧的内裤一方面影响肛周局部的血液循环延缓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会增加细菌的繁殖从而加重病情,所以专家建议大家使用一些宽松点,舒适点,有治疗功效的功能性内裤如:消痔带,痔疮内裤等可以很好很方便的治疗肛裂
消痔带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利用高科技钕铁硼生物磁场作用于人体的关元、气海、会阴、长强等穴位,使生物磁场持续释放生物能量,作用于身体相关穴位,打通痔处血液循环、消除气血於滞、打通受阻经络,消除炎症及肿痛,促使病变部位淤积、凝固或半凝固的血液稀释,使痔疮静脉血液恢复正常循环流动,从而促使肛裂炎症的吸收和伤口的愈合,同时还可调节肠胃功能,减少便秘腹泻,消痔带还可通调任督二脉、提下陷之中气、固本培元、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加快致痛化学物质的排出,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新鲜肛裂,经非手术治疗[1] 可达愈合,如局部热水坐浴,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促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溃疡面涂抹消炎止痛软膏(含地卡因、黄连素、灭滴灵等),促使溃疡愈合;口服缓泻剂,使大便松软、润滑;疼痛剧烈者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或保留灌肠,使括约肌松弛。
陈旧性肛裂 经上述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切除、包括溃疡连同皮赘(前哨痔)一并切除,还可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纤维,可减少术后括约肌痉挛,有利愈合,创面不予缝合,术后保持排便通畅,热水坐浴和伤口换药,直至完全愈合。近年来采用液氮冷冻肛裂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痛苦小,创面不出血,不发生肛门失禁等优点。
对肛裂应提倡早期防治。有人一生不患肛裂[2] ,其经验在于保持大便软化,有按时排便的规律,无久蹲强努的不良习惯。这是预防肛裂的根本办法。早期初发肛裂完全可以经保守治疗而愈。比如利用粗纤维饮食或润肠药物将大便调理软化,配合外用药如2%生皮硝水或痔科浴液热浴,黄连膏、九华膏等外涂,若同时请专科医生帮助上引流药条,则康复更快,一般一周就能治愈。
可以多做提肛门运动,这样可以让肛门部位的血液得到很好的循环,能更好的让身体的血液进行畅通流畅,防止疾病的出现。
对慢性反复发作的肛裂宜行手法或中医的手术治疗。手法治疗即扩肛,可使陈旧性肛裂痊愈。中医的手术分为结扎、挂线、侧切等,由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可根治“肛裂五特征。”
中医对肛裂的治疗,不仅在手术技术方面有许多独创,而且在药物治疗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医疗经验。
(1)燥火便结:一般症见大便坚硬燥结,排粪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略有缓解,尔后可持续疼痛数小时,甚则整日疼痛不减,便时鲜血随之而下,多呈点滴状。常因大便燥结痛苦,而不敢正常进食,伴有心烦意乱,口苦咽舌苔黄燥,脉数。
证属:燥火郁结,结于肠道。
治法:宜清热泻火,润肠通便。
方用:栀子金花丸,或以此方加减使用。外用祛毒汤熏洗,敷生肌玉红膏于伤口。
(2)湿热蕴结: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或可带有脓血,苔黄厚腻。
证属:湿热下注,蕴结于肛。
治法:清化湿热,润肠通便。
方用:黄连汤加减内服。
外用四黄膏敷肛裂处。或回肛散
(3)血虚肠燥:便时肛门疼痛,流血,大便秘结,皮肤干涩,口干舌[4] 燥,心烦失眠,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属:血虚肠燥,结而化火。
治法:凉血养血,润燥通便。
方用:麻仁润肠丸,或用济川煎即可。
肛裂病人对解便往往有特殊的恐惧感,因为怕解便出血,有意忍着,致使大便燥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家庭护理时,要耐心说服,使其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且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给缓泻药,如石蜡油20-40毫升,每晚一次。但禁用剧泻剂。
热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保持局部清洁,方法是在较深的盆具内盛40℃的温开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病人坐入盆内约15-20分钟。亦可试行封闭疗法,或用10%-20%硝酸银涂抹溃疡面,然后用等渗盐水洗去,外涂消炎止痛油膏或栓剂。
对经久不愈,或采用上述方法无任何效果者,应劝其接受肛裂切除等手术治疗。
1. 感染流脓
肛瘘最主要的一个症状就是感染后流脓,甚至流出粪水,不但污染内衣裤,还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明显的肛门瘙痒症状,使患者苦不堪言,同时还会产生异味,使患者在公共场合时产生很多尴尬。
2. 瘘管增加
肛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反复发作,那瘘管就会不断增多,甚至在肛门括约肌间隙内也形成瘘管,演变成复杂性、难治性的肛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影响到患者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
3. 肛门失禁
肛瘘长期不治任由它发展,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损伤,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给患者带来一辈子的痛苦。
一、根据瘘口和瘘道的位置、深浅、高低以及数目,其分类有:
1、外瘘和内瘘:外瘘至少有内外二个瘘口,一个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多数距肛门2~3厘米,称为外口,另一个在肠腔内,多数在齿线处肛窦内,称为内口,少数内口在中齿线上方,直肠壁上。内瘘的内口与外瘘相同,并无伤口,临床所见90%为外瘘。
2、低位瘘和高位瘘:瘘道位于肛管直肠环平面以下者为低位瘘,在此平面以上为高位瘘[2] 。后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
3、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前者只有一个瘘管,后者[3] 可有多个瘘口和瘘管。
肛瘘解剖分型
二、从临床治疗角度以肛瘘和括约肌的关系较重要,可分为:
1、括约肌间型——最常见一种,内口位于齿线,瘘管在内外括约肌间行走,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
2、经括约肌型——瘘管经外括约肌及坐骨肛管间隙而在肛周围皮肤上穿出;
3、括约肌上型——不常见。瘘管同上穿破肛提肌而在肛门周围远处皮肤上穿出;
4、括约肌外型——少见,内口在齿线上直肠壁,外口在肛周远处皮肤上,瘘管在内外括约肌外,经肛提肌而下。
1、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3、探针检查 用探针通过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确瘘管的位置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术时麻醉下进行,如操作不当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道形成。
4、瘘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 线摄片可观察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诊断(图6)。Yang(1993)检查临床疑有肛管直肠脓肿或瘘管17 例,6 例临床上疑有脓肿,肛管超声AUS 检查也有脓肿表现;另外82%(9/11)AUS 查出有瘘管,而临床常规检查未能发现。
5、肛管超声 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但无法确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
6、 MRI 检查 Lunniss 报道了35 例此法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率分别为:原发性肛瘘(85.7%),继发瘘和脓肿(91.4%),蹄形瘘(64.3%),瘘内口80%。从而认为MRI 检查时确诊肛瘘位置有极高的准确性。临床正确使用MRI 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可监测复杂性肛瘘是否完全愈合。
肛瘘一旦形成,一般无自愈可能,手术治疗便是惟一的治愈性手段。但近年来有人采用人工材料填充瘘管的办法治疗肛瘘,认为疗效较好而不须手术治疗。手术的原则是将瘘管切开或切除,使其成为开放的创面而达到逐渐愈合的目的。治疗中应强调弄清内口的部位及与外括约肌深部的关系,以避免损伤括约肌而致肛门失禁。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1、瘘管切开术:适用于单纯性低位肛瘘,手术时用探针查清瘘管全程,循探针瘘管全部切开,刮去瘘管内肉芽组织,使创面呈V 形。创面内填塞油纱布,2~3 天后每天用1∶5000 PP 粉或热水坐浴,创面清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切开创面的肉芽组织由基底部向浅表生长,最后全部愈合,因此经常性观察创面和换药就显得很重要。术后2~3 天局部使用生肌膏或生长激素制剂换药可加速创面的愈合。
2、挂线疗法 适用于高位单纯性或复杂性肛瘘。此法可避免括约肌一次切开断裂收缩致术后肛门失禁,临床上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可在门诊施行。其缺点是术后复发率较高,这主要与术者探查分支及内口部位不彻底有关。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经多次挂线使其变为单纯性肛瘘。 手术方法:麻醉下先用探针从外口插入,顺瘘管经内口穿出,在内口端探针上缚一橡皮筋,然后将橡皮筋从内口经瘘管在外口引出。切开内外口之间的皮肤,拉紧橡皮筋予以结扎。术后3~5 天可再紧线一次。一般在术后2 周内橡皮筋脱落,留下敞开创面逐渐愈合,如2 周后橡皮筋不脱落,此时可用剪刀将橡皮筋缚扎的组织剪断。
3、肛瘘切除术 一般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但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将此法应用于高位肛瘘及复杂性肛瘘。方法为一次性将全部瘘管切除,创面为健康的正常组织,并呈内小外大状态。较浅表的创面可作全层缝合,5 天后拆线,多可一期愈合,较深的创面宜敞开。高位肛瘘作切除术时,宜分出外括约肌深部,需切断者应注意将其缝合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