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的几个误区有哪些?

糖尿病用药的几个误区有哪些?

回答: 3次
分类: 糖尿病
2011-11-23
病情描述:

无糖尿病用药的几个误区有哪些?...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糖尿病用药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查出糖尿病就用药;一般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二:同类药物合用:口服降糖药有促常规药物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遏制剂、常规药物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三:选药不当:如肥胖患者应用促常规药物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都不是合适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四:凭感觉服药:许多2型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认为用不用药无关紧要。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病人,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在诊断之初即需给予药物治疗。五:只吃药,不复查: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消渴丸、常规药物等)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

    2011-11-23
  • 病情分析: ㈠治疗只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就没问题。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血糖的控制是终身的,一般情况下,当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血糖控制到了一个理想的水平之后,血糖有时会因某些情况而出现波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时(如较严重的感染、精神压力以及运动过量、进食减少等),血糖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㈡口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都一样,漏服一次没关系。在服用降糖药物的时候,不同的降糖药物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每一种药物的服用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另一方 面,又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常用的需在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如美吡达、常规药物等);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药物为α-糖苷酶类(如拜唐苹等); 双胍类药物(如常规药物等)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文迪雅)等则可酌情选用服用时间。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一旦经医 生拟定之后,就应长期坚持,血糖控制好或进餐少时酌情减量,那种认为降糖药漏服一次、两次没关系的想法是错误的。

    2011-11-23
  • 病情分析:   一是查出糖尿病就用药
      二是同类药物合用
      三是选药不当
      四是凭感觉服药
      五是只吃药不复查
      六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七是过度降糖
      八是擅自停药
      九是频繁换药
      十是忽视个体化用药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