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情况

请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情况

回答: 1次
2015-07-24
病情描述:

悬赏100个健康币 来自江苏,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请问一下医师:尿沉渣定量分析镜检查哪几项?干化学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就是那个尿常规检查?谢谢!!...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病情分析:您好.尿沉渣定量检查内容有:体检项目检查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颜色透明红细胞(沉渣镜检)/ul0-24白细胞(沉渣镜检)/ul0-26鳞状上皮细胞/ul0-10定形结晶(沉渣镜检)/HPF透明管型(沉渣镜检)/ul0-1指导意见:尿沉渣定量分析不是尿常规.干化学法是尿沉渣检查的一种方法干化学试剂带法测定尿糖的膜块中主要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色源及其它物质.在测定中应注意:(1)干化学法与班氏法的特异性不同,干化学法的特异性强,只与葡萄糖反应;而班氏法与尿内所有还原性糖(葡萄糖,乳糖和半乳糖等)和所有还原性物质都反应.(2)维生素C,抗生素对班氏法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这可能与维生素C,抗生素同班氏试剂中铜离子反应有关,而干化学法没有影响.(3)干化学法测定尿葡萄糖只是一般半定量的过筛实验,它所设计的档次与传统班氏定性法的档次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动态观察的糖尿病病人,最好使用湿化学定量分析.干化学法是根据试剂带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膜块中主要含有酸碱指示剂——溴酚蓝(pH值为3.0~4.6),枸橼酸缓冲系统和表面活性剂.在pH值为3.2时,溴酚蓝产生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白蛋白)结合后发生颜色变化.在测定中应注意:(1)尿液应新鲜,陈旧尿液会使pH变化影响实验结果.(2)病人服用奎宁,奎宁丁等药物时,引起尿液呈强碱尿(pH≥9.0),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用磺基水杨酸法和加热乙酸法作尿蛋白定性时出现假阴性结果[3].(3)大量的青霉素族药物治疗后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而对磺基水杨酸法产生假阳性[3].(4)要注意不同测定方法对病人尿液内不同类型的蛋白质检测的敏感性不同,磺基水杨酸,双缩脲定量,可以对白蛋白,球蛋白显示同样的敏感性;而干化学法测量球蛋白的敏感性仅是白蛋白的1/100~1/50[3],因此对于肾病患者,特别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系统观察尿蛋白含量的病例最好使用磺柳酸法(或加热乙酸法)和双缩脲法进行定性,定量实验.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正常人尿液中含有来自食物或蛋白质正常代谢产物的硝酸盐,当尿液中有大肠埃希氏菌增殖时,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使膜块中对氨基苯砷酸重氮化而成重氮盐,后者与1,2,3,4—四氢并喹啉—3酚偶联使膜块产生红色,借以诊断患者是否被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其检出敏感度为0.03~0.06mg/dl[3].尿液中亚硝酸盐检出率受感染细菌是否含有硝酸盐还原酶,食物中是否含有适量的硝酸盐和尿液在膀胱是否停留间隔4小时三个方面的影响,若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此实验的检出率为80%;反之呈阴性结果[3].因此本实验阴性并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同样亚硝酸盐试验阳性也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感染,标本放置过久或污染可呈假阳性,应结合其它尿液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正确判断.尿酮体膜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乙酰乙酸,丙酮产生紫色反应.其对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对丙酮仅为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发生作用[2].测定中应注意:(1)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以免酮体的挥发或分解,出现假阴性结果.(2)干化学法与酮体粉法的灵敏度的差异[2].同一病理标本两种方法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结果分析时应特别注意.(3)不同病程酮体成分的变化会给检测结果带来差异.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的成分不同,即使同一病人在不同病程也可有差异,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酮体的主要成分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很少或缺乏[3],此时测量可导致对总酮体量估计不足;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乙酰乙酸含量反而比急性期初始含量高.因此检验人员必须注意病程发展,与临床医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生活护理:以上是干化学法在临床上的一些应用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2015-07-2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问答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