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Rh溶血治疗后一般会有哪些后遗症?

新生儿Rh溶血治疗后一般会有哪些后遗症?

回答: 7次
2018-01-30
病情描述:

感谢是乃仁术医生的详细答复!根据你的详细解说,我的侄儿的情况属于新生儿Rh溶血,现在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治疗后,一般会有哪些后遗症?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再次...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您好:
    新生儿的治疗
      ①计划引产:约有半数死胎发生于妊娠34~35周时。未到预产期,提前人工引产可以减少死胎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根据羊水检查的结果,参考过去生育史和孕妇血清抗Rh抗体的滴定度,作出决定是否需要引产。可根据情况在预产期前2~4周作引产手术。
      ②换血输血:对发生较晚较轻的贫血患者,一般只输以新鲜血液即可。
      对贫血和黄疸较重的病例,以血清学上相合的血液作换血输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换血不但以相合的正常红细胞替代了有抗体覆盖的胎儿红细胞,纠正了贫血,还直接清除了血浆中过多的胆红素和抗Rh抗体。出生时血清胆红素如>/dl,往往预示需要换血。换血输血后若胆红素迅速回升或到达18~20mg/dl,表示需要重复换血输血。交换2个全身血容量的血液可以除去胎儿原有红细胞约85%~90%,但只能除去血液和组织内胆红素的25%~30%。在输入的血液中每一单位(500ml)加入白蛋白可以增加胆红素的清除量。
      婴儿虽然是Rh阳性的,但输入的红细胞应该是Rh阴性的,这样才能避免输入的红细胞被残存的抗Rh抗体破坏,防止新的溶血和加重黄疸。由于患

    2018-01-30
  • 病情分析: 您好,新生儿溶血症是可以治愈的。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常规药物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治疗方法;纠正贫血,防治心力衰竭,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换血疗法:
      1、换出新生儿体内致敏的红细胞及抗体,阻止溶血发展。
      2 如果Rh-孕妇过去输入过Rh+血,第一胎也可能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给分娩72小时内的Rh-初产妇注射抗Rh(抗D)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其在第二胎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也可用换血疗法治疗。
    3 换出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4 纠正贫血,防止心衰发生;
       补充白蛋白、纠正酸中毒可减少血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018-01-30
  • 病情分析: 能治愈的,血浆或白蛋白,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溶血病 是由于孕妇与胎儿血型不符,母体的抗体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反应而引起的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 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产前治疗可采用孕妇血浆置换术、宫 内输血和考虑提前分娩。 产后治疗包括换血疗法、蓝光疗法、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 。 另外需要针对黄疸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处理,防止出现并发症。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