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法

寻求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法

回答: 7次
2017-10-23
病情描述:

详细病情及目的:患溃疡性结肠炎3年,曾接受中西医治疗,现在处于缓解期,目前的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每日2次左右,时间太长,大便能成型,无粘液血便及红白胨胨,不腹痛...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病情严重者便如白冻,可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常反复发作。
    本病与痢疾的临床区别,主要是痢疾常在痢疾流行季节,有流行史和急性痢疾病史,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饮食不调,内伤生冷,或脾胃素虚,不能胜湿,湿浊内生,或感受寒湿湿热。湿浊不化,下注大肠,凝滞气血,蕴结化热,化腐成脓,伤及肠络则出现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
    病久不愈,反复发作,脾病及肾,湿从寒化,则出现五更腹泻,泻下粘冻。
    辨证论治
    本人针对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经反复观察研究,以张仲景《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和王肯堂《证治准绳》常规药物辨证加减组成系列方剂:
    半夏8-人参8-肉豆蔻6-10g五味子8-10g炙甘草
    黄连6-干姜6-10g补骨子8-吴茱萸6-10g黄芩大枣10枚
    水煎服,或水煎浓缩做丸散服。
    湿热重或湿热伤津者,去吴茱萸、肉豆蔻合常规药物芩连汤;蕴热化毒者,加蒲公英、败酱草;蕴热伤血者,加地榆、当归;湿滞气郁者,

    2017-10-23
  • 病情分析: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看来,这种病一般是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足所致。中医在治疗上兼顾标本,两者兼治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如果您有腹泻伴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濡数,可伴有肛门灼热,腹痛,口苦口臭等症状,则是属于中医上的湿热内蕴症,治疗宜重点放在清热解毒。方用白头翁汤加减。具体可以采用白头翁20克、黄柏、黄连、黄芩、槟榔、当归、木香各十克、大黄五克、炙甘草十五克,以上药草煎水服用即可。如果您有腹痛泻下脓血,嗳气食少,胸胁腹胀,舌质暗等症状的话,治疗就应该首先活血化瘀,来理气通络。、厚朴、陈皮、桂枝各十克、常规药物十五克、炮姜、炒白芍各五克制成汤水煎服。这些药方都需要您对自身的病情有所了解,分析之后才能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方子治疗。而且中医治疗需要坚持服药,不可随意加减药量和停服,而且还要注意忌食生鲜和辛辣食物,不抽烟饮酒,只有在生活上配合治疗,疗效才会更加显著。

    2017-10-23
  • 病情分析: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严重病症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依然是优选方式,中医疗法也只是针对那些病症较轻的或者是可以药物控制的病情。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看,也不能够完全寄希望于药物,还是要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为目标,选择对的疗法。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