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晚上多汗烦躁睡不着

老年人晚上多汗烦躁睡不着

回答: 1次
分类: 多汗症
2015-12-24
病情描述:

患者性别:患者年龄:问题描述:同时通过病患讲诉的状况,建议多锻炼身体,注意多喝水。...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失眠只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患有失眠的人,要查明因素或病因,对因治疗.失眠,是指持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睡眠不好.从医学的角度上说,失眠有可能是某种尚未显露出来或是已经出现的疾病的一种表现.具体形式有三种:(1)入睡困难指上床后30分钟仍不能入睡(通常,人上床后20~30分钟即可睡着).(2)凌晨早醒指睡着之后半夜突然醒来,随后不能再入睡.这种瞪着眼睛等天亮的状态是非常难受的.(3)睡眠时间缩短指夜间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以一般人平均睡眠时间8小时为标准).2失眠对人有危害吗?睡眠对人的生命来说,如同粮食和水一样,属于必须满足的绝对需要.一个人不吃东西,可坚持3周之久;但如果让一个人不睡觉,只要3昼夜,这个人就会变得坐卧不安,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甚至出现错觉,幻觉,难以正常生活.比如二战期间,由于劳动力缺乏,英国某些军工厂决定延长工人工作时间,每周工作70小时.开始1~2周,产品数量稳步增长,但到第3周后他们发现随着产量的增加,废品率也随之上升,最后每小时生产的合格产品甚至低于残次品.这使他们不得不开始减少加班时间,直到每周工作54小时,产品的合格率才重新达到要求.3老年人的觉就要少吗?尽管睡眠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但不同的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有的人每天只要睡3~4小时,就能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而有些人则非睡10~12小时才能不困,否则白天就会头晕脑涨,工作难以为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对睡眠时间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新生儿一天要睡14~16小时;学龄前儿童的睡眠时间缩短到12小时,再加上1小时午睡;到青春期的孩子,睡眠时间进一步缩短为9~10小时,而且不再午睡.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平均为8小时,男女略有差异,男性需7~9小时,女性稍长一些,为9~10小时.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少,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的确,老年人一般夜里的睡眠时间只有5~6小时,但如果你为他作一个24小时睡眠脑电图检查就会发现,老年人常在白天有浅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正在读报,看电视,听音乐的老年人渐渐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有时甚至还会轻轻地打起鼾,流出口水.这就是老年人的浅睡,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4为何吃得不舒服也会失眠?祖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过度,食不消化,郁而化火,热扰心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晚餐吃得过饱时难以入眠.许多中年人由于工作需要经常晚上出去应酬,宴会上觥筹交错,美味肴佳,结果顿顿饱餐而归,时间久了变成了失眠症.仔细分析一下饮食的成分,不难看出为何饱餐会引起失眠.首先是饮料.应酬中难免饮咖啡,浓茶,这些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其次,一个人吃了过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之后,胃肠道的工作量增加,本该休息的胃肠道不得不加班加点才能把多余的营养物质消化掉.消化不完全时,会产生过量的气体和食物残渣,引起腹胀和便意,也会影响睡眠.第三,食物中的调味品很多,如果盐吃得过多,会发生“一过性钠中毒”,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也会导致失眠.5喝酒有助睡眠还是导致失眠?无论白酒,果酒,黄酒,还是米酒,高粱酒,地瓜酒,葡萄酒,万变不离其宗,其中都含有酒精.酒精,化学名叫常规药物,由甜食或果料发酵而得,有特殊的香味.酒精进入人体后,很快便会被胃肠吸收入血,并随血液循环流遍全身,其中最重要的内脏是脑和肝.少量饮酒后,低剂量的酒精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所以,酒席中的饮酒者话会越来越多,不善辞令的主人会频频劝酒,拙于应答的客人也会每每应酬,大有彼此相见恨晚的感觉.在这之后,自然是睡不着的.所以,小剂量酒精会使人失眠.如果谈兴浓,酒意酣,接着喝下去,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变化.小脑功能失控时,饮者说话不清楚,拿酒杯不稳,走路摇晃,医学上称其为共济失调.大脑功能异常时,喝酒者会变得脾气暴躁,易发火,好挑刺儿.酒后出事往往在这个时期,如驾车闯祸,因一言不合而斗殴,甚至毁物,伤人.再往下喝大脑就挺不住了,会进入抑制期.人会昏昏沉沉进入梦乡,严重者还会昏迷不醒,这是很危险的.可见饮酒对睡眠的影响不能“一言以蔽之”.不同的饮酒量,对睡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6什么叫做焦虑性失眠?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对未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恐惧感.有焦虑情绪的人,往往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种种不利的负性猜测,结果造成紧张,不安和恐惧.正常人也有焦虑情绪,比如你约了一位朋友晚上7点看电影,如果到了6点50分还没见到这位朋友,你就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出现,可是只要朋友在7点之前出现,你的焦虑情绪就会立即消失.同样,考试之前学生都会焦虑,但只要拿到考卷,开始答题后,学生的焦虑情绪就会逐渐消失.这两个例子说明,正常人也可出现焦虑,但只要未来发生的事情并不像预期的那样不好,焦虑就消失了.有焦虑情绪的病人情况就不同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未发生的事情发愁,苦恼,烦躁.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后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糟糕,他们的焦虑会马上转向另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上,所以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紧张不安.焦虑情绪过度时,就会伴随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尤其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如手脚心多汗,心悸,心跳快,呼吸急促,肌肉收缩,颤抖等.在行为上也会有焦虑表现,如搓手顿足,唉声叹气,用手拔头发,严重时甚至用头撞墙,在地上打滚.

    2015-12-24
推荐专家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