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检查出前列腺钙化的问题

体检检查出前列腺钙化的问题

回答: 1次
2015-12-21
病情描述:

患者男,22岁。此前身体状况良好,此次病情;1.做泌尿系统彩超是显示前列腺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2.前列腺测值正常,包膜完整,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内可见一直径的强...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肾囊肿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
    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肾脏实质内充满数不清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圆形囊肿,囊内含有液体,小的肉眼看不到,大的可有数厘米,故称之为多囊肾。表现为夜尿增多、腰痛、高血压等。尿检有血尿、少量蛋白尿,常会缓慢地发展成为慢性肾衰。有10%的人伴有肾结石,30%的人伴有多囊肝。有经验的医生借助B超、静脉肾盂造影可确诊。
    单纯性肾囊肿可能是一种先天性异常,是单侧或双侧肾及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多数是单侧,故称单纯性肾囊肿。其发病率可随便年龄增长而增高,50岁以上的人做B超,有50%可以发现这种囊肿。借助B超、CT可确诊。
    获得性肾囊肿,主要是因尿毒症或透析治疗后才发生的。与年龄无关,而同血液透析的时间有关。肾脏原本没有肾囊肿,据文献报道,透析时间超过3年的,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囊肿。它的一个肾内至少有4个囊肿,直径多为2~3公分,有些囊肿可以发生感染,甚至癌变,B超或CT检查可确诊。
    单纯性肾囊肿通常为一侧单发,但也可是多发或呈小房性,极少发生于双侧,与多囊肾相比,在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都有所不同。
    (1)特殊治疗:
    ①当排泄性尿路造影,肾断层X线摄影术,超声影象及CT仍未能做出最一诊断,可选择作血管造影,而经皮囊肿穿刺抽吸则作为下一步诊断手段,这既可在X线荧光屏监视下也可在超声影象监测下进行。发现清亮的囊液是令人鼓舞的征象,但抽吸液仍应做细胞学检查。还应测定其脂肪含量,脂肪含量增高则符合肿瘤的诊断。随后将囊液充分引流,并代这以常规药物。接着在不同体位下摄片,以显示囊壁光滑度,有无赘生物存在。抽出常规药物前,将碘酯脂注入囊腔内,这将减少液体再积聚引起的改变。Bea1981年介绍了将95%酒精注入空囊内,用这种方法,他在29例患者中只发现1例复发。若只单纯将囊肿抽空,则约大部分会复发。若抽吸液为血性,可考虑手术探查,因此时病变严重,甚至已发生癌变。
    ②如明确诊断,可考虑保留囊肿,毕竟囊肿损害肾脏的情形罕见。
    ③当诊断仍有疑问时,可考虑手术探查。Ambrose等1971年在大多数已确诊为囊肿时,仍宁愿手术探查。在他们所行55例手术中。5例被证实已有癌变,占9%。通常只将囊肿的肾外部分切除。若肾脏严重受损时,肾切除也是适应症,但这很少见。
    (2)并发症的治疗:当囊肿并发感染时,应加强抗菌素治疗,尽管Muther和Beett1980年发现囊液中抗菌素所能达到的浓度很低。因而常常需行经此穿刺引流。经此穿刺引流失败的话,采取手术切除囊肿壁的肾外部分并引流,也被证明疗效颇佳。发生肾积水时,切除引起梗阻的囊肿壁可以解除输尿管梗阻。累及肾脏的肾盂肾炎提示存在尿路梗阻,继而输尿管引流不通畅。切除囊肿后,自然就缓解了尿路压力从而使抗菌治疗更为有效。
    前列腺钙化
    前列腺钙化,纤维化,是前列腺发生炎症愈合后留下的疤痕,是前列腺结石的前兆。前列腺结石常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症,一般通过B超检查能看到这些病变。由于前列腺结构特殊性,发生钙化、结石一般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前列腺钙化(纤维化)、结石上会滋生细菌,所以又是前列腺炎反复复发的一个因素或病因,不能忽视。前列腺囊肿多发生至于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临床表现排尿梗阻或大便梗阻,排尿梗阻常会引起急性尿潴留。有时从尿道流出浓性分泌物,指肛检查可触及前列腺有波动感,但常在后期方出现。偶有脓肿破入尿道、直肠、会阴或膀胱周围间隙,引起结缔组织炎。但有的病人可能无发热,主要表现下尿路梗阻,不少病人并有附睾、睾丸炎。囊肿外科主要通过引流,如会阴切开引流或经尿道前列腺切剖引流。
    前列腺中的钙化点多为前列腺慢性炎症引起的钙化或者前列腺结石,一般不会有哪些症状,也无需治疗。

    2015-12-21
前列腺结石相关问答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