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枕骨伴右头痛5,6年了同时凭患者对病症的述说,没有太大问题,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病情分析: 枕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枕下神经和第3枕神经痛的总称.广义的枕部是指四对枕神经的分布区,即顶结节以下,两侧耳根后,下倾角水平向后的连线间;狭义的枕部指的就是枕骨的鳞部.枕小神经是颈丛的分支,纯感觉,为第2,3颈神经的前支,感觉成分主干分布乳突区和枕外侧区的皮肤;枕下神经是第l颈神经的分支,主要是运动成分,也有少量感觉成分.感觉成分支配项上部,头后下部的皮肤;枕大神经为第2颈神经的后支,混合性,主要为感觉成分,少量的运动成分.感觉成分分布上项线至头顶部的皮肤.第3枕神经为第3枕颈神经的后支,混合性,感觉成分分布枕部中线两侧的皮肤.按神经的粗细和分布范围,从大到小依次是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第3枕神经和枕下神经.在临床上,枕大神经痛仅次于血管性头痛和功能性头痛,同时也可累及枕小神经以及第3神经.指导意见:齐刺法辨证选穴:(1)主穴:天柱,风池,翳明,(2)配穴:外感风邪,取合谷,外关;肝阳上亢,取肝俞,太冲,太溪;痰浊内阻,取脾俞,胃俞,丰隆;瘀血阻滞,取膈俞,合谷,三阴交.操作方法:病人取俯卧位,踝部垫枕;主穴取患侧,配穴取双侧.用30号1~2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天柱穴采用齐刺法,先向前方直刺一针,深度0.5~1寸,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然后在天柱穴上,下方0.5寸各刺一针,针刺方向向第一针针尖,得气后留针,并加用G-6805电针仪,连续波.余穴常规针刺,视虚实决定补泻.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1次,6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间隔1天.针刀组(1)体位:患者俯卧位,下颌伸出床缘外并尽量内收,充分暴露术野.外科手术常规备皮.(2)定点:于枕外隆突之下,枕骨上,下项线之间,后正中线旁开约2.5cm和5cm处寻找压痛点,往往可以触及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在距神经干内侧约处最痛点定点.(3)定向: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走行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4)操作方法:术区按外科手术要求消毒,铺洞巾,医者带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选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北京华夏针刀器械厂生产).医者左手拇指按压住最痛点或变硬的软组织,针刀紧贴拇指甲面,靠压痛点内侧处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进针到达枕骨面,在治疗点上下约0.5cm范围内纵行纵向切开紧张,挛缩,粘连,增厚的筋膜和腱纤维2~4刀;针刀提插切割深度,以骨面为准,提插幅度上下不超过0.3cm.纵行纵向切开疏通之后,可以横行摆动针体来横行疏通,出针后按压针孔i,以防出血,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外敷针孔.(5)注意事项:①枕动脉与枕大神经相伴行,但枕动脉走行在枕大神经外侧.在触诊枕大神经卡压点时,往往可以触及枕动脉,所以在松解枕大神经的卡压时,左手拇指应将枕动脉推挤到指甲缘的外侧,针刀再沿指甲缘刺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伤及枕动脉.②针刀松解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的卡压时,一定要注意患者反应,如有剧痛或沿枕神经方向的触电感时,应改换针刀刀口位置再行操作.(6)疗程:7天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神经阻滞组枕神经阻滞术完全依照《临床诊疗规范·疼痛学分册》的标准规范操作.(1)体位:患者坐位,面对治疗床,头稍前倾,双肘部支撑在治疗床上,患者下颏尽量接近自己前胸.(2)定点:确定乳突后缘与颈二棘突连线中点向上1cm,在此可能触及枕动脉,此为枕大神经阻滞点,在此点向外侧2.5cm处,为枕小神经穿刺点.(3)无需注射局麻皮丘,用3.5cm长,7号短针垂直进针,直至触及枕骨.(4)充分回吸无血后,注射1%常规药物或除痛液,按压针孔i,不出血后即可.疗程:7天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治好标准疼痛消失,感觉障碍恢复.好转标准疼痛减轻,仍有轻微感觉障碍及压痛.
经磁共振确诊,chiari-I型畸形并脊髓空洞,手脚麻,考量就是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是是先天性脑忱大
你好:脊髓空洞症手术只是分流排毒,神经功能的彻底恢复是靠自身修补,和药物对因椎管扩展伤损神经的激动激
首先应明确病因,比如是否是由脊髓肿瘤引来的。有明确的原因,根据原因救治后空腔会消失。对于病因搞不清楚
小脑下疝伴脊髓空洞是属于有脑疝疾病的情况拥有,脑疝是属于器质性的疾病,救治较好的办法是决定手术救治,
根据你叙述的这种情况,这个46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强烈的背部疼痛做了,脊柱的核磁共振仔细检查,发觉有脊
早期患者可以采取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互相配合药膳救治。期间必须严令禁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