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不良反应有些什么?

呋塞米不良反应有些什么?

回答: 1次
2015-04-13
病情描述:

呋塞米不良反应有些什么?同时放松心情,注意避免劳累,多喝水。...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常见者与水、电解质紊乱有关、尤其是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如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少见者有过敏反应(包括皮疹、间质性肾炎、甚至心脏骤停)、视觉模糊、黄视症、光敏感、头晕、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胰腺炎、肌肉强直等,骨髓抑制导致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损害,指、趾感觉异常,高糖血症,尿糖阳性,原有糖尿病加重,高尿酸血症。耳鸣、听力障碍多见于大剂量静脉快速注射时(每分钟剂量大干4—),多为暂时性,少数为不可逆性,尤其当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同时应用时。在高钙血症时,可引起肾结石。尚有报道本药可加重特发性水肿。可引起低血钾,低氯血症,血镁降低,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搔痒,肌肉痉挛,眩晕,乏力,嗜睡,口干,注入过快可引起暂时性耳聋.个别病例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多形性红斑,体位性低血压.长期用可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产生尿酸过多症.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或不适,急性胰腺炎,黄疸,个别病例幻视.静脉注射可有心脏停博,甚至死亡。心血管系统:呋塞米除利尿作用外,还有短暂但肯定的血管扩张作用。本品使肾损害的病人的静脉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改变,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昏厥,和其他降压药合并使用时,症状更严重。内分泌、代谢:本品对脂代谢的影响与噻嗪类药物相似。有报告,呋塞米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失调综和征(IADHS),患者血浆中抗利尿激素(ADH)浓度升高,机体总钠量正常,总钾量大幅度下降。如果快速使用本品,会造成高血蛋白酶原和醛固酮分泌急剧增加。动物实验表明,长期服用本品导致硫胺缺乏症,并损伤心脏功能。因此对长期使用本品的病人,应注意血液中硫胺的浓度。与噻嗪类药物类似,本品也会导致高血尿酸、促发痛风,且出现的频率和发作程度更甚,老年病人,服用3个月就有可能出现痛风。电解质和体液平衡:和噻嗪类药物相似,髓袢常用皮肤用药也引起电解质平衡的变化,作用特点和程度有所不同。发生率大约为23%。1.钙代谢与噻嗪类药物不同,呋塞米不促使钙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但可引起短暂的高血钙。本品能引起新生儿继发性的副甲状腺亢进,造成骨钙流失,钙的排泄率比正常儿童大10~20倍,有形成肾结石的危险。也有出现继发性败血症的可能。2.低血镁,本品虽可引起镁的肾清除率增加,但不一定影响血浆中镁的浓度。肝脏:呋噻米对动物的肝脏毒性很大,临床上对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即使服用低剂量本品也会加速肝性脑病的发作,最好改用螺内酯。消化系统:常规剂量下,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低于1%。但高剂量或有尿毒症时,发生率明显增高。泌尿系统:本品为强常用皮肤用药。过度的利尿和脱水会造成暂时性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中BUN升高,发生率占不良反应的8%。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会出现急性尿潴留和溢流性尿失禁、间质性肾炎。有认为长期使用本品治疗自发性水肿都会逐步损伤肾脏功能,造成急性肾衰竭。皮肤:皮疹较为常见。肾功能衰竭时,用大剂量本品,可能出现鳞状皮炎、多发性红皮病,这在其他的常用皮肤用药中是罕见的。感觉器官:服用本品血药浓度超过50μg/ml时,会引起眼、耳中毒反应。如青光眼、眩晕、失聪,有时是不可逆的。高血钙和胎儿体内形成结石也有报道。本品也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

    2015-04-13
间质性肾炎相关问答
推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