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工作经历:
现聘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大第二医学院)急诊中心主任、深圳市十大优势重点学科(群)首席专家(召集人)/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远程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审稿人,《中国实用医刊》第五届编委;入选广东省医学高评委、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专家组参加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评审。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原西安医科大学),留校工作在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点科室),1991年于该院神经外科临床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先后于朱贤立教授的显微神经外科学习班学习,在北京天坛医院、韩国现代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学习,2003年由院重点科室基金资助往德国吕贝克医学院、柏林自由大学本杰明.富兰克林医院进修功能神经外科。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3年,精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颅内、延颈部肿瘤及先天性颅内和脊椎畸形、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诊治,对神经外科ICU、重症脑损害昏迷患者的救治有着较多研究;并致力于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功能神经外的研究,在我市率先开展导航及立体定向技术工作。在重症脑损害昏迷患者的监测、救治,神经电刺激治疗脑神经功能性疾病方面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多次评获深圳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医德高尚医生称号,并于2008年获评《2008年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2006年8月调任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业务副院长,主管医疗、护理工作并兼神经外科主任,2007年6月调任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大第二医学院)急诊科主任至今。
学术成就:
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等科研课题11项,获科研成果3项,科技进步奖1项(2005-2等-26-第一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学术著作3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较早从事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功能神经外的研究;对于脑复苏、神经外科ICU、重症脑损害昏迷患者、卒中和复杂创伤的救治有着较多研究和建树;在急诊建设和管理上,就国内外急诊做了广泛学习调研,优化了急诊流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诊察救治中心和绿色通道、完善的EICU、急诊手术室和监护后病房,在优秀的质控管理和科研支持下,将急诊中心创建为“深圳市十大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
详细内容:
培养硕士研究生6人。目前负责的资助立项有:1.“脑损害昏迷患者内环境紊乱危害和对策的研究” 深圳市科技局科研立项(200004049)。2004年12月如期结题,研究成果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5-2等-26-第一完成人)。2.“脑神经刺激术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临床研究”2002年度深圳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批准编号:200204010)。3.“脑损害昏迷患者意识/昏迷深度的无创监测及其量化研究”2006年度深圳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批准编号:200602065)。4. “早期前伸的中医促醒康复手段对脑损害昏迷患者预后影响”2007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资助立项(批准编号:2007246)。5.“脑损害昏迷患者促醒治疗的量化监测” 2008年度深圳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批准编号:200802088)。6.2012年深圳市卫生科技立项重大项目“心源性猝死流调学研究及CPR成功后脑复苏的量化监测和有效干预”。以主要完成人部分承担的资助立项:1. “用发射型CT功能影像研究人体针刺信号传导原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90962)。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J-3-R01X191)第3完成人。2.“中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电针刺激治疗的可视化研究”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00-01LP11)。以第3负责人和完成人于2005年8月结题,2006年1月成果登记(登记号:2006026)正在进行申报成果奖。目前研究方向:①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和功能神经外科。②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的监护救治。 ③急危重症救治中脑保护/脑复苏的临床研究。④脑卒中救治单元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⑤早期前伸的中医促醒康复手段对脑损害昏迷患者预后影响。⑥用发射型CT功能影像研究人体针刺信号传导原理。⑦脑神经刺激术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临床研究。⑧CPR成功后心脑复苏量化监测和有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