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留学归国博士、博士后(日本熊本大学)。现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日本循环器学会会员,日本高血压学会会员,日本药理学会会员,中国心血管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编委,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六批培养对象。主要研究心血管类药物在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着重于高血压及其相关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研究,尤其致力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肾素抑制剂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其合并症和并发症(糖尿病、脑缺血、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疾病以及肾脏疾病)中的疗效,用药方式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近五年完成研究项目:肾素抑制剂对脑缺血导致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Hypertension. 2011 Oct;58(4):635-42; 此项研究工作被日本循环器学会授予“留学生青年科学家奖”,受邀于2011年11月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做大会报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FASEB J. 2011 Sep;25(9):2911-20; 此项研究工作被日本高血压学会授予“青年科学家奖”,受邀于2011年10月在日本高血压学会总会上做大会报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联合用药在高血压脑缺血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J Pharmacol Exp Ther. 2011 Nov;339(2):358-66);肾素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Diabetologia.2010 ;53(1):180-191); 肾素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的联合用药在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J Hypertens. 2010; 28(7):1554-65; Hypertension. 2009;54(3):633-638);ASK-1(apoptosis signal regulating kinase-1)在肥胖和糖尿病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Hypertension. 2008;52:573-580)。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一项,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一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1篇,SCI收录27篇。影响因子总和138.081,SCI引用超过200余次。第一作者论文10篇,SCI收录6篇,影响因子总和35.303。受邀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日本循环器学会,日本高血压学会,亚太地区国际高血压学会等国际著名学术会议上进行了19余次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