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王世真,1916年生于日本千叶,原籍福建省福州市。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研究助理,贵阳医学院讲师,贵州大学副教授,衣阿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内协和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国内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室主任、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评议组、国家科委医学专业组及同位素专业组成员,国内科学院生物学部常委,国内核学会、国内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原子医学专题委员会主委,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内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PET中心顾问、放射医学所名誉所长、国内核学会荣誉理事及国内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顾问等。1980年当选为国内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转为资深院士。
王世真对我国核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同位素训练班,为国内培养大批学科带头人;筹办我国核医学会,并任首届理事长;创办中华核医学杂志,并任首届总编辑;率团参加第三届世界核医学大会;主办国际核医学大会及两岸辐射医学应用研讨会,并任两会主席;主办国际放免分析师资培训班,并任班主任。五十年代我国制订十二年科技远景规划时,将“同位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列为重点项目,这一部分就是王世真执笔拟订的。此后,他还多次参加了国内外同位素应用规划的讨论和制定。
回国前,他是国际上合成放射性标记物早期工作者之一。回国后,又合成了我国第一批标记物;他创办的发射所标记室合成了二百多种放射性标记物(其中不少是首创的,有三项获得国内科学大会奖),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在我国,液闪测量、放免分析、放免显像、医用活化分析、受体放射分析、酶放射测定等核医学技术都是由他领导创建并推广的。他对甲状腺激素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新观点。还在稳定同位素的医学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研究中医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996年由他发起,19位中科院院士签名提出了“在我国筹建PET中心”的建议,获得了国家专款支持;他协助周前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建成了先进的成套PET系统,为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研究心、脑疾病和肿瘤等重要医学难题做出贡献,并带动了国内PET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