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刘文军,男,中医传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副主任,血液净化中心主任。九三学社成员。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导师、高级职称评委,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市、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中医师资格考试主考官。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专家组成员。
出身中医世家,1980-1985年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中医内科和肾脏病研究32年。在攻读硕士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并获首届研究生奖学金。毕业论文获浙江省卫生厅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至今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要从事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师从薛伯寿、王永钧、张琪、陈以平、赵玉庸等多位国内著名中医专家,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的治疗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小儿肾病有一定擅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著作12部,其中主编《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肾脏病》、《继发肾脏》等5部著作,参加编写《实用中医儿科学》小儿肾脏病部分7部著作。.
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各类课题二十三项。研究生课题获浙江省卫生厅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市一等奖,为其主要完成人员,并在1994年首届国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上宣读。2000年获得广安门医院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课题,课题完成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为A级,在2002年香港《中医药与难治疾病论坛》大会宣读,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获2004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已完成,论文在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大会宣读,并获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的研究,获200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200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从信号转导通路表达与调控探讨益气活血法对 EMT 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2010年参加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项目“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分课题的研究。其他主持课题如 “慢性肾衰血透人群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评价相关性”、“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临床研究”等研究工作。参加国家科委九五攻关课题“糖微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参加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课题“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调查与研究”临床内科疾病治疗部分的研究工作,此项目已获中医药行业奖。参加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缓衰方对慢性肾衰大鼠微血管新生抑制的影响”等多项课题研究。分别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项奖励11项。
先后在核心期刊杂志上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5部著作,参加编写7部著作。
获得的荣誉:
1. 攻读硕士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并获首届研究生奖学金。毕业论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 1994年获“十佳医生”称号
3. 2002年被病人和医院评为“最满意的医务人员”
4. 2007年被评为广安门医院青年科技标兵。
5 . 2008年因抗震救灾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6. 2008年被中国科协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7 . 2008年被九三学社党中央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受到党中央主席的表彰。
8.2008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评为先进个人,广安门医院评为优秀。
发表的著作
1 主编 《慢性肾功能衰竭》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0年出版
2 主编 《常见肾脏病》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年1月出版
3 主编 《继发性肾脏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年11月
4 主编 《脑血管病中医食疗验方》 辽宁科技出版社 1999年出版
5 主编 《 肾病名家传世灵验药对》,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年出版.
6 参编 《实用中医儿科学》1995年9月第一版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7 参编 《实用中医儿科学》 2005年12月 第二版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8 参编《中医走向世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9 参编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战略思考》(论文汇编)煤炭出版社1999年出版
10 参编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诊疗指南》
11 参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第2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0年出版
12 参编《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8年出版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平肝清脑汤治疗神经性头痛.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 15(6): 18-19
2.平肝解痉汤治疗血管性头痛162 例疗效总结。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 ,4( 8 ) :470
3.中药尿毒净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8):555
4. 中药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基础理论研究特集:163
5. 防己黄芪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肾炎局血压的临床报道. 中医药信息1997(5):28-30
6.芪芍降压方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及其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新中医1998,30(3):15-17
7 . 速效救心丸等治疗慢性肾衰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体会 中医杂志2000年增刊
8. 中医药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中医药信息2001,18(1):1-3
9. 益肾降压方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2001, 8 (3):131-133
10 .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大鼠ET/NO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9 (2):68-69
11. 益气活血利水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肾功能的动态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8(12):26-29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机理研究概况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8(2):134-135
13. 卡托普利对RPH大鼠肾脏内皮由来因子调控作用的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10):566-569
14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血压及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中医药学刊,2005,23(6):992-994
15.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血压及肾脏ET/No mRNAs表达的影响。中华中华药杂志,2005,20(9):528-530
16.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中医认识和治疗。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6,(8):876-878
17.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的表达及益气活血法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1):10287-10291
18 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医治疗和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急症(J). 2007,16(12):1524-1525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进展。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8,21(19):1409-1410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侯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3):134-136
21.益气活血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远期疗效总结,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4):890-892.
22. 益气活血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Ⅰ、Ⅲ胶原、MMP-1和TMMP-1表达的影响,北京中医药,2009,28(10):816-818
23. 挤压综合症伴急性肾损伤的救治 河北医药,2009,31(20):2795-2796
24 .益气活血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smad2和smad3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5):263-266.
2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侯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6):325-328 .
26. 薛伯寿教授谈治疗外感热病应知患者体质有异。北京中医药,2010,29(8):590-591
27.分消走泄法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北京中医药,2010,29(10):;762~794
2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22(12):713-718
29 益气活血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2):1165--1173
30 益气活血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血清IL-10\ IFN-γ含量的影响.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71-873
31.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75-77
32.薛伯寿治疗头面部热毒性疾患验案介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 :84-85
33.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对UUO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ILK 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109-153
34肾间质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辽宁中医药杂志。2011,38(12):2373-2376
35 益气活血降浊方对TGF-β 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GF、BMP-7表达的影响,北京中医药,2012,31(3):226-228
36 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治浅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03) 724-725刘晓倩;闫军堂;马春雷;刘文军
37 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 0 1 2 ,30 (2):253-256
第二作者及以上
38 全氟化合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7. 28(7): 324-326
39.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 2(3): 183-184
40.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海军医学杂志,2002,23(2):105-109
41. 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及RAS系统物质的作用研究。中国医药学报 2002,17(4): 207-210
42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降压及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2003,28(8):746-750
43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内皮由来因子的调控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5. 21(5): 625-628
44.转化生长因子β细胞内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Smad6,7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表达与益气活血法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5):9059-9062
45. 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平行对照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137-140.
46.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患者自身对照比较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9-11.
47.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中医杂志,2007,48(8):726-729.
48 .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与益气活血治法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2 ( 28 ):5462-5465
49. 益气活血法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天津中医药 2009,26(8):315-317
50复方益肾降压口服液对RPH大鼠肾实质保护作用及降压机理研究。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25(2):105-109
51. 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远期疗效分析,新中医,2009,41(1):20-22
52. 4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中医杂志,2009,50(5):446-448
53. 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及其父母中医证候家系调查。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 2):116-120
54.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证候转化的影响,中医杂志.2011,(17):1475-1478(李深;熊仁芬;张改华;刘文军;岳玉和)
科普:
55 刘文军,罗涛;抗震前线归来谈肾脏救援[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中国中医药报, 2008-07-16
56 刘文军.经典名中药-六味地黄丸.大众健康2009,10:79-80
57 刘文军 经典名中药-金匮肾气丸.大众健康 2010,2:7677
58 刘文军。如何发现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上)。家庭中医药。2011,18(6):28-29
59 刘文军。如何发现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下)。家庭中医药,2011,18(7):28-29
60 .王永钧 ,刘文军,谢恬,等。活性炭治疗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7,14(5):11-14
61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证候转化的影响,中医杂志2011,52(17):1475-1478
大会论文
1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RAS系统作用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研究。香港《中医药与难治疾病论坛》2002年10月
2 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及相关物质影响的作用研究。刘文军、陈孟莉、刘屏 饶向荣。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2002,9
3. 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脏ET-1、NO mRNAs的影响。刘文军,刘屏,袁默、饶向荣,全国第七次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大会论文交流。
4 2009年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发表文章4篇,大会发言2篇
5 全国第九次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篇
6 全国中西医结合2010年发表论文会4篇
7 全国中西医结合2011年发表论文会4篇
8 全国中医肾病年会2011年发表论文会4篇,大会发言一篇
科研成果
1 研究生课题“中药尿毒净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负责实验工作。参加部分临床工作。该课题获浙江省卫生厅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其主要完成人员。
2 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血管内皮由来因子调节的研究” 获2004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3 主持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益气活血法对肾脏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已完成。并获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4 参加的“β-地贫辨证治疗与证型特点的分子基础研究”获200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5 参加的“益髓生血治疗β-地中海贫血与调控珠蛋白mRNA表达分子机制”,获200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6 参加的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贫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7 第一作者的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血压及肾脏ET/NomRNAs表达的影响”获2005年宣武区优秀论文奖。
8 参加编写的《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第2版 获200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二等奖。
9 参加编写的《实用中医儿科学》获康莱特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国家一等奖。
10 参加的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课题“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调查与研究”,获中国中医药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