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详情

已认证

医生擅长
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
医生简介
刘丹平,男,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外骨关节外科病区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

学术任职情况
1.辽宁省缓癌协会第四届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第一届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3.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4.《国内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
5.《国内矫形外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获辽宁省科委科技成果3项,辽宁省教委科技成果2项,锦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发表国家级论文42篇,撰写专著3部。

主要工作成绩如下: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1.刘丹平,邵佑之.微量直流对骨痂中成纤维细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华实验外杂志,1993,10(6):273-274
2.刘丹平,朱通伯,杜靖远,等.开放性骨折创面细菌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中华骨科杂志,1998,18:(8)480-483
3.刘丹平,肖巍,向建平,等.开放性骨折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2及Tac抗原表达的变化.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1):64-67
4.刘丹平,朱通伯,杜靖远,等.开放性骨折清创前后创面细菌学定量分析及其对清创术的指导意义.中华创伤杂志,1999,15(2):153-154
5.刘丹平,向友华,朱通伯,等.5例Ⅲ度开放性骨折院内感染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4):234-235
6.刘丹平,胡蕴玉,施新猷,等.穿刺抽取兔骨髓的方法探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6:741-744
7.刘丹平,王国贤,胡蕴玉,等.不同方式抽取的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数量差异.国内实验动物学报,2000,8(3)157-163
8.刘丹平,尹丽洁,关振家,等.单纯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一例.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3):25-25
9.刘丹平,宋耀滨,关振家,等.体外培养bFGF,PDGF,TGF-β对兔MSC的ALP活性和增殖的影响.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24(1):5-9
10.刘丹平,栗刚,张德志,等.体外培养状态下新西兰白兔MSC的传代增殖特性.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24(2):1-4
11.刘丹平,栗刚,蒲勤,等.srhBMP2m、Dex对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MSC增殖的影响.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3,3(4):283-286
12.刘丹平,栗刚,关振家,等.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骨髓中CFU-F集落及成骨性CFU-F集落数量观察.国内比较医学杂志,2003,13(4):231-235
13.刘丹平,李丹,栗刚,等.兔骨髓基质细胞在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上生长状态上生长状态的观察.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26(1):1-4

以第二作者发表的文章
1.王国贤,刘丹平.人参二醇皂甙对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过化质及环磷酸腺苷含量的影响.锦州医学院学报,1995,16(4):10-12
2.王国贤,刘丹平.沙土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内环磷酸腺苷含量的变化.锦州医学院学报,1996,17(1):4-5
3.王国贤,刘丹平,王化洲,等.1,6―二磷酸果糖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国内现代医学杂志,1998,8(8):21-22
4.张德志,刘丹平,关振家,等.外伤性肩峰下肩关节后脱位一例.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6):408-408
5.侯丽敬,刘丹平,肖志洁.开放性骨折创面的院内污染和感染及护理对策.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9):642-645
6.张正,刘丹平,等.腺病毒介导的BMP2诱导成骨研究.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5,12(2):37-41
7.张正,刘丹平,蒲勤,等.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BMP2+-IRES-hrGFP-1的构建和鉴定.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26(3):1-4
8.魏利成,刘丹平.BMP2基因转染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实用手外科杂志,2005,19(4):222-223
9.李晖,刘丹平.骨形态发生蛋白-2局部基因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解剖与临床.2005,10(4):329-331
10.李晖,刘丹平.骨形态发生蛋白-2局部基因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国内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