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杨旭(1973-),男,陕西籍,主任医师、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内中药协会脑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眩晕学组主任委员/组长,航天眩晕学院/航天眩晕专业联盟首席专家,其他多个相关专委会常委,国内眩晕规范化诊疗巡讲专家,北京神经病学疑难病会诊中心专家,北京市科委医疗卫生领域及**基金评审专家,《卒中与神经疾病》副总主编、《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及《疑难病杂志》等10多种核心期刊编委、审稿专家。
擅长头晕/眩晕诊治。在临床上,总结、形成一套规范的眩晕诊治流程进行国内推广,深受临床医生认可,受邀在国内20多个省份进行巡讲200余场,培训近2万医生;承担北大研究生、国内进修医生的眩晕临床研究及诊治培训工作;参与国内眩晕专家共识的撰写;2015应邀作为《国内卒中杂志》《眩晕专栏》执行主编;先后前往南美洲、欧洲及韩国进行国际眩晕学术交流;积极开展眩晕相关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进行结构性及功能性中枢性前庭病的临床研究,包括在中枢孤立性眩晕及前庭性偏头痛的多维度评价方面研究较为深入,在国内首先开展了PPPD的中枢前庭功能与结构的改变研究,首先发现多个遗传聚集的家系EVSEA2,等。已启动《眩晕病因学调查多中心研究平台》及《眩晕与偏头痛多中心研究平台》等研究平台。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层诊断。在脑血管病的血流动力学、斑块及病因学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发现国内CADASIL患者4号外显子5’端c.341-2A>G突变。擅长颅内感染诊治,应用CSFMICM技术先后确诊脑干套细胞淋巴瘤、中枢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19)(q23;p13.3)等。在肌肉神经病、脊髓病等方面亦经验丰富,先后诊断成人型糖原累积病II型、成人型戊二酸尿症、脊髓SDAVF等疑难病变。
擅长临床设计、数据处理。在脑血管病病因学(动脉硬化、炎性机制及分子机制)、诊断学(早期标记物)、队列研究(卒中预测量表)及循征医学(Meta分析)研究较为深入;近年来,在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病、颅内感染及眩晕等亚专业方面承办国家级、市级继教项目10余项/次。获医院2013/2014/2015年度'十佳专家'、星级“十大专家”称号,2014应邀北大论坛进行《交叉学科的发展》的主题演讲,2014/2015年获“研究生优秀导师”及“优秀教师”称号,主持课题20项,指导研究生20人,发表中英文论文近10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眩晕内科专家门诊)、周三上午(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周四上午(神经内科专家门诊)
门诊停诊、挂号咨询:联系眩晕中心秘书15727323167或在好大夫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