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详情

傅向华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已认证

医生擅长
在国内领先开展了生理性与非生理性心脏起搏的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成功植入各种单腔/双腔/三腔心脏起搏器150多台,并进行多部位组合同步心脏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拓展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领域
医生简介
  现任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医科大学心脏介入中心主任,河北医大二院心血管病专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全国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委。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NASPE)正式会员,美国著名的College of Physician & Surgeon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客座教授。   傅向华教授在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生理学家何瑞荣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一直在我院从事心血管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先后公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Presbyterian Medical center医学中心的心导管室、荷兰Catharina心脏中心及德国St. Elisabeth 医院心脏中心进修学习并进行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心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开展了两千余例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作为第一术者领先在国内开展了经桡动脉途径微创冠脉介入治疗,在世界上率先成功进行了60余例经尺动脉途径PCI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章被全世界最大的TCT(经导管治疗)会议录用并进行大会发言,《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予以刊载。在河北省建立了第一个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急诊介入治疗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内使梗塞血管开通率达98%以上,挽救了300余名心肌梗死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并努力开展微创化冠脉介入诊断与治疗和不住院冠脉造影检查,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至5-6天。在国内领先开展了生理性与非生理性心脏起搏的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成功植入各种单腔/双腔/三腔心脏起搏器150多台,并进行多部位组合同步心脏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拓展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领域。   傅向华教授有着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为指导的工作经验,治学态度严谨,经常在超长时间X—线照射下进行心脏介入治疗工作。作为河北省心血管内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基础,极强的事业进取心、责任心和他的学术成就,成为河北省首位心血管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为河北省心血管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与赞誉,是国内国际大型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主席团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在省内植入第一台植入型自动心脏除颤转复器(ICD),挽救了心脏骤停27次的青年患者。已经和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44名。先后主持完成了10余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省教委和医院资助的科研课题,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中华心律失常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河北省自然基金、省科委、省教委等科研课题多项。目前傅向华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组正在积极地开展应用4F造影导管(内径<1mm)经前臂动脉途径微创化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以及多点组合再同步心脏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