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生于1953年6月,197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创伤急救中心主任、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两次赴日本信州大学研修。指导博、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学术任职:国内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内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国内矫形外科杂志》、《国内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张英泽教授因学术成绩和学术影响突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发明者、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内优秀医院院长、国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内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内先进工作者、第四届国内医师奖等众多荣誉。张英泽教授是党的十七大代表、河北省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河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常委。
张英泽教授主要从事骨盆和髋臼骨折、四肢难治性骨折、关节内骨折生物力学和血管损伤的诊治与研究。开展的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内固定方法,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严重骨盆骨折伴骨盆内大出血患者的血管介入治疗,颈椎骨折同时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椎体成形术和膀胱功能重建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科研项目、人事部回国人员基金等在内的科研课题24 项,其中胫腓骨骨折的系列研究获得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并于2012年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等同志的亲切接见、颁奖并合影留念。迄今为止共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7 项,其中“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的相关研究”获2001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骨盆骨折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的系列研究”获2003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髋臼骨折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获2006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颈长肌肌瓣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防止植骨块滑脱的应用及相关解剖学研究”获2005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周围神经损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获2003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频彩超在关节及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获2004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髋关节滑膜嵌顿症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获2005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0项。发表论文200 余篇,其中英文论文20余篇,14 篇被SCI 收录。主编出版专著7 部。包括《临床创伤骨科学》、《临床常用药物处方手册》、《英日汉骨科词汇》、《拇外翻》、《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骨科手术学》等。其中《临床创伤骨科学》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创伤骨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英日汉骨科词汇》一书填补了国内同类辞书的空白,为国内同类辞书的首创, 《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是目前国内样本量最大的创伤骨科流行病学调查,已被德国最大的医学出版社Thieme公司翻译成英文,在全世界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