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详情

已认证

医生擅长
擅长肝脏内科疾病。
医生简介
2011年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大会。由武警部队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所长沈中阳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课题组联合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该课题组的主要参与人,臧运金教授为该课题的顺利完成贡献了自己力量。他说道,现如今的科研不是单独的个人就可以完成,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武警部队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为我国肝移植的发展起到。 “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课题取得了多项成就和创新点,完成了我国首例存活超过十年的肝移植, 创造我国肝脏移植**长期存活的记录;创建针对我国无心跳供者供肝标准获取方式;创立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综合防治体系;国内率先制定再次肝移植技术规范;创建完整的临床肝移植医疗体系.项目组打破肝移植外科的固有观念,创建了现代肝移植中心的组织架构。包括移植外科、移植内科、移植麻醉、移植ICU、移植病理、移植随访以及影像、药理、血库等专业人员。从术前救治→评估→等待排序→术前准备→手术→麻醉→ ICU 管理→术后管理→术后长期随访,建立了完整的肝移植治疗模式,加强了肝移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大型肝移植中心多采用课题组创建的组织构成模式,推动了我国肝移植事业的整体进步。通过上述体系的建立,临床肝移植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绩显著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降低。 此外,完整随访是肝移植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项目组建立了国内**的随访中心, 创建了肝移植专业病历系统,专职随访人员对肝移植受者进行终生、系统随访。并且成立华夏移植基金会,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体系的建立。 我们常用“大匠运斤,无斧凿之痕”来形容人技艺精湛,肝移植作为非常复杂的手术之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反复的实验。几十年的时光匆匆,臧运金教授在肝移植领域付出汗水收获鲜花掌声和病人的祝福。两个生命通过肝移植联系在一起,而臧运金教授就是那个建立这种联系的人。 在匹兹堡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学习经历,不但让臧运金教授学到了精湛的技艺,同时让他体会到作为一个肝移植的医师身上所肩负的沉重责任,让他坚定信念不负每一个生命的嘱托。归国后,臧运金教授开始在国内肝移植领域崭露头角。他从世界肝移植“圣殿”带回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护理念,结合临床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让肝移植这株幼苗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硕果累累。 臧运金教授按照在美国时实验与临床同步的工作方法,把实验与临床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他成功地率先完成山东省猪原位肝脏移植动物实验,之后组建成立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肝脏移植科。他在山东千佛山医院筹建了东方器官研究所山东移植中心,并先后完成了山东省首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经典非转流原位肝脏移植手术及48 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无一例手术死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还成功地指导山东、河北、河南、辽宁、上海、浙江等外地多家医院完成肝脏移植手术100 多例。 2001年9月,臧运金教授在天津见到了他慕名已久的国内现代临床肝脏移植的创始人沈中阳教授,被邀请加入沈中阳创立的东方器官移植中心的专家队伍。2005 年1 月,为了加强北京武警部队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的技术力量,作为主任医师的臧运金教授被调入武警部队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同时兼任山东千佛山医院肝脏移植科主任,挑起了培育国内肝脏移植技术精英团队的重任。从此,他以北京、天津、济南三地为轴心,将肝脏移植技术辐射向国内各地。 在肝移植的临床实践中,臧运金教授认识到乙肝和丙肝是肝癌最常见的原因。国内的肝癌发病率更是世界前列。超过80% 的肝癌患者由于确诊时已到晚期、病灶多或肝功能储备不足而无法手术切除,这些患者预后极差。同时,臧运金教授也意识到,由于发病率和器官捐献率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让他敏感地发现活体肝移植才是主要方法。 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癌无需等待,符合早发现、早治疗原则,避免了等待供肝期间肿瘤发展,并且从伦理学上支持扩大选择标准。这样,直系亲属之间都可以进行活体移植了,这是今后肝移植治疗肝癌的重要途径。 谈起国内肝移植的发展现状,臧运金说:“我国肝移植技术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起步,中间因为某些原因停顿过,但自2002 年起又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日趋成熟,达到国际水平,手术在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在某些领域内国际优秀。”